面對鴉雀無聲的流民們,董非青大聲道:“剛才寧鄉老說了,我們大家無非是求一條活路!以前你們依靠官府,繳納賦稅,官府可曾讓你們衣食無憂?你們將自己辛苦耕作的糧食送給修真門派,他們可曾讓你們衣食無憂?如今你們指望不上官府和修真門派,又來指望我,我能讓你們衣食無憂?”

這三問,頓時讓所有人在絕望之中,回想起自己的經歷,不由得開始對官府和修真門派產生了一絲痛恨。

董非青冷冷道:“事到如今,你們已經沒有指望了,不能再依靠任何人了,你們,包括我,想要個活路,便只能靠自己!你們想明白了麼?”

下方民眾還沒有想明白,寧鄉老已經站了起來,大聲道:“鄉親們,董先生說得對,我們如今誰也指望不得,若要活命,就要大家一起拼命!”

民眾頓時紛紛附和道:“董先生說的對!若要活命,我們就要先拼命!”、“董先生,你說,我們如何拼命,我們聽你的!”

董非青見大家情緒已經激昂起來,便道:“既如此,我宣佈幾件事,請大家務必做到。若大家能聽我的,齊心協力一起拼命,我們便有活路!”

“第一,如今我們手裡的糧食需要全部收集起來,由寧鄉老監管,抽調五十青壯成立護糧隊,大家每日口糧,都要限量到寧鄉老處領取。如今亂世,講不得享受,咱們的口糧儘量能多支援幾日。”

“第二,請所有年輕力壯的,練過武藝的都出來,到我這裡報名,咱們需得成立一支武裝力量,由我來掌管,以便有事之時,可以保護大家。”

“第三,大家在京城和沿途各城內,有親戚朋友,或者有門路能搭上軍政衙門關係的,都趕緊各自寫信,我派人提前出發各自送信,待咱們沿途路過時,多少有些接濟照應。”

“第四,咱們要沿途收集各種生活物資,無論帳篷衣物、野菜糧食,都要收集起來,這件事需要所有人留意,咱們不挑揀好壞,能用的都帶上,統一都交到寧鄉老處保管,但尋到物資的人,自己可以留下一半。”

“第五,如今咱們的指望,便是人多,若人多勢眾,即便京城高官,也要掂量掂量咱們的份量。所以路上遇到其他百姓,若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規矩,便可以加入隊伍。”

“以上五條,都是跟大家日後能否求活性命攸關的事,大家能不能做到?”

百姓們擦乾了眼淚,只覺全身前所未有地充滿了力量,紛紛大聲喊道:“我們都省得這道理,都是為我們好,我們定能做到!”

當下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分別組織,各自推選了首領,層層管理起來。

負責收集糧秣的寧長老,帶著五十名青壯,將大家手中收集上來的口糧全部裝到一起,稱重記錄,幾個略通文墨的百姓充當了賬房,計算統計,按照年紀老幼、身體強弱劃分,來計算每人每天的口糧發放標準。

董非青帶著約七百餘名年輕力壯,且略通武藝的護衛隊伍,按三十人為一組,分別指定了正負統領,讓護衛們四處尋找可以作為兵器之物,董非青則集中了所有正負統領,向他們傳授一些簡單的槍棒之術和槍陣之法,命他們在每日清晨和夜晚宿營之後,帶領各自組中隊員勤加練習。

其餘流民漫山遍野地散開了,挖野菜、捕獵物,並搜尋一切可以作為遮寒蔽體之物。

到了這日晚間,大家再次宿營之時,便已自覺分為不同編伍所屬,燃起了火堆,議論著當日所得。

董非青站在高處,默默看著漫山遍野的點點篝火之光,以及依稀可見的篝火旁那一張張面孔。

與往日不同,今日的宿營地內,一種生機勃勃之氣,正在山谷中凝聚。

董非青盤膝而坐,思索許久,猛然縱聲放歌,其詞曰:

“世道滔滔,黎首最苦!

身上無衣,碗中無粟!

滔滔世道,百姓無路!

權貴辱我,修真荼毒!”

火堆旁的民眾凝神傾聽,漸漸地臉上都帶了一絲悽苦之色。

董非青繼續唱道:

“百姓無辜,何為枯骨!

無人恤我,唯有自助!

世道滔滔,何謂無路?

拼將熱血,育我孤獨!”

眾人安撫著身邊嗷嗷待哺的幼兒,以及在火堆旁不知世事艱難的兒童,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絲熱血,便為了這些孩童,自己這條命,便拼了去,又能如何?

人最怕的,是沒有希望,只要有了希望,便有了搏命的勇氣。

董非青仍然在繼續高唱:

“一夫拼死,十人回顧!

萬眾一心,開山闢路!

但求一活,無懼刀斧!

君等可知,匹夫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