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遠走江湖 爭世間 第四十四章 待君入甕(第2/3頁)
章節報錯
張厚小心問道:“請問公子,商會經營的是何種貨物?有多大的量?”
董非青道:“是兩種糧食作物,以及一種水果果汁。具體內容你且不要管,只需知道,這些產物對修煉極其有益便是。至於量,甚是稀少,所以只賣高價,重點是達官顯貴,以及各修煉宗派。”
張厚乃是祖輩做生意的人,比起易城的許敬生意頭腦更勝一籌,沉思片刻道:“公子,既然是貨好量少,我們又有紫竹軒和南越一族為靠山,小人以為,用撲買之法更好。”
董非青楞了一下,問道:“何謂撲買?”
張厚解釋了一番,董非青方才明白,其實便是跟藍星的拍賣類似,乃是公開競價,價高者得。但無論藍星還是鴻野大陸,這拍賣方必須背景深厚,否則不等開始拍賣,也就被權貴搶奪一空了。
董非青思索了一下,頷首道:“我看此法可行。現在到秋季收穫,還有半年時間,你要儘快開始籌備。所需資金可有困難?”
張厚拍拍胸脯道:“公子儘管放心!在這甘平城內,有我宗店鋪二十餘家,這點小事哪裡需要宗門操心?我們必定辦得妥妥當當。”
董非青笑了笑,不置可否,這件事恐怕不會像張厚想象得那麼容易,但此刻說來無益,不如不說。
張厚見他不再說話,便知趣告退。自去將董非青手書的條幅裝裱了,掛在酒肆門堂正中。他心思縝密,董非青後面的落款自然是裁掉了。
從此董非青便在這個小院子裡住了下來,每日出門逛逛甘平城景緻,有時甘、雙二人聯袂找上門來,便在這個小院子裡喝酒暢談,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看看在甘平城已經住了半個多月,周圍的店鋪、鄰居也都混了個眼熟,董非青自覺已經差不多了,於是按照之前的謀劃開始行動。
這一日半夜,董非青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對著鏡子描描畫畫了一個時辰,看著鏡子裡那個面色枯黃,頭髮斑白的老人,仔細審視,並無破綻。
然後取出一件麻袍穿上,身上背了個竹簍,正是當日在瑞國售賣竹簍時的那副裝扮,從後窗找個無人的時間悄然翻出,幾個轉折後,便消失在街巷之中。
清晨,甘平城從睡夢中甦醒,如同所有的城市一樣,最早醒來的,永遠是辛苦奔忙於生計的人。
沿街大大小小的門臉都掀開了頂棚,下面擺上幾套桌椅,辛勤的夫妻倆支起爐灶,燃起了凝聚一天希望的灶火,手巧的女人在捏餛飩,丈夫在跺餡,兩口子因睏乏而顯得不太精神的面孔,隨著勞作漸漸變得紅潤,一邊忙碌一邊互相調笑,或者拌幾句嘴,最後往往是憨厚的男人哼了一聲不再跟婆娘計較,女人則勝利地笑笑,繼續各自忙碌著手裡的生計。
漸漸的日頭升起,街頭上開始有人流出現,便有人來到夫妻倆的攤子上,喝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跟女人搭幾句俏皮話,被潑辣的女人幾句罵回來,旁邊的男人依舊揮汗忙碌,看都不看這邊一眼。
這便是市井中的生活氣息。
董非青微駝著背,輕輕咳嗽著,手裡舉著一面“手到病除”的招牌,也慢慢走進了街市,招牌下掛著一個小小的銅鈴,隨著他的腳步輕靈而悅耳地叮叮輕響。
這般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在任何一個城市裡都是比比皆是,而且他們為了多找主顧,基本不在一個區域停留太久,所以董非青那張陌生面孔,並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這些市井小民,大致的病症也就是積勞成疾,或者衛生條件太差所致,在任何一個修真門派,弟子們入門起便學習各種簡單的醫療藥方,但對於這些貧民而言,卻仍是可遇不可求之事。
給一個長年積勞,導致手足痺症(風溼)的老人施了幾針,又開了個方子,收了十枚銅錢,董非青笑呵呵地來到餛飩攤子上,扔了幾枚銅錢過去,也討了碗餛飩吃了起來。
桂花釀酒肆後面的小院內,木紫藤拿著一張字條和一根風雷祖木樹枝找到徐春澤,道:“你師父說這幾天有事,讓我們一切如常,若有人來尋,便說他去周邊鄉野遊玩去了。”
徐春澤點頭,董非青這般舉止是常事,他也不以為異。
木紫藤又道:“你師父吩咐,我們在此等候七日,若七日後,他不回來,便悄悄出城,尋個隱秘所在將這根樹枝插上,然後立即返回穀神教。”
徐春澤急道:“莫非師尊覺得有危險?”
木紫藤道:“我怎麼知道?看你急得那個樣子!你師父的厲害你是不知道,再說,有這根樹枝在手,憑他什麼危險,也奈何不得你師父的。”
徐春澤長出一口氣,道:“這就好,這就好。”
木紫藤看著他,不知為什麼突然氣惱起來,哼了一聲,將樹枝扔給徐春澤,一扭身自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