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遠走江湖 爭世間 第四十三章 桂花酒肆(第1/3頁)
章節報錯
身為一國都城,甘平城高三十餘丈,全由堅實的青石壘砌而成,而此刻更有大批工匠,在城牆上懸下吊索,一寸寸地檢查城牆各處,稍有風化之處,便鑿碎取出,更換新的青石條塊,再用糯米漿密密塗抹。
城頭之上,旌旗林立,無數精銳士兵警戒,每隔十丈,便有投石機等守城器械排立,戒備森嚴之極。
董非青卻看得連連搖頭,對徐、木二人道:“若是對方打到了都城之下,這般警戒又濟得何事?天下哪裡有攻不破的城池?”
木紫藤道:“依公子之見,應當如何呢?”
董非青用摺扇遙指,道:“攻守之道,守城為最下,甘國國土雖然不及瑞國,但也是千里之國,如此縱深的國土,必當寸寸為牆,這般修砥力度,應該從易城便開始了,到時候瑞國軍隊打來,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代價,同時調集軍隊襲擾、截斷後面的糧道,國境之內堅壁清野,這樣才能讓敵軍進退為難。”
正說得興起,身邊有個人介面道:“仁兄好見識!”
董非青一怔,回頭看時,卻見到一個年輕文士裝扮之人,看年紀只有二十餘歲,眉目間頗有些傲氣。當即拱手道:“兄臺請了,小弟只是有感而發,隨口亂說的,兄臺莫要介意。”
那人笑道:“仁兄莫客氣,剛才聽仁兄所言,句句擊中甘國守土之策的錯漏之處,不瞞仁兄,我等早就覺得國主這般保守不妥,但我們都是書生,不通軍事之道,卻不似仁兄說得這般清楚。敢問仁兄尊姓?從何而來?”
董非青忙施禮道:“在下董非青,乃是十萬大山人氏,遊學歷世而來。敢問仁兄貴姓?”
那人也施了一禮道:“在下甘源,就是這甘平城人士。今日出城遊玩,不料竟能結識董兄這般人物,不虛此行!”
董非青笑道:“甘兄乃是國姓,莫非是皇族子弟?”
甘源道:“倒是有些淵源,不過甘國皇族開枝散葉,到我這一代,也說不上什麼皇族子弟了。家父只是朝中諫議大夫。”
雙方就在路旁寒暄了幾句,甘源見道路之上灰塵漫天,城牆上工匠敲敲打打之聲甚是嘈雜,皺了皺眉,道:“董兄,此處不是敘話之所,請與我進城,小弟正要向董兄請教。”
董非青道:“正是,一路走來也有些口渴,待進城尋個酒店,小弟做東,請甘兄飲上幾杯,正好向甘兄請教這甘平城的精彩之處。”
甘源哈哈一笑,拉住董非青的手臂,道:“甚好,咱們進城!”
跟著甘源的侍從小廝也有十幾人,雙方合作一處,便向城門走去。
甘平城門處守衛森嚴,凡進出城者都反覆驗看籍貫路引之類。
甘源一行人也不排隊,便直接來到城門口,那守衛認得甘源,並不為難,卻對董非青三人盤查甚嚴。
甘源含笑站在一旁,對守衛盤查董非青也不阻止,這讓董非青對此人又高看了一分,看來此人雖然是貴介子弟,卻不是無能紈絝。
董非青取出紫竹軒開具的路引,守衛一見紫竹軒標記,頓時嚇了一跳,忙遞迴給董非青,連連告罪。
甘源看到董非青路引上的標記,目光也是一閃,又仔細看了看三人。
一行人進了城,只見甘平城內同樣處處瀰漫著緊張氣息,街上行人匆匆而過,彼此並不交談,偶爾有相識的人遇到,也只是以目示意而已。
甘源熟門熟路地找到一家酒肆,笑道:“董兄請進,這家酒肆可是我甘平城的老字號了,尤其是自釀的桂花酒,不可不飲。”
董非青笑著跟隨甘源走進酒肆,進店之前,他貌似隨意地在酒肆牌匾上一掃,只見那黃底紅字的酒招上,除了“桂花佳釀”四字外,角落不起眼的位置上,有個小小的“魁”字,便收回目光,一步踏進酒肆。
酒肆內佈置雅緻,每個席位之間相距雖不遠,但中間用青竹編織的精緻籬笆間隔,籬笆上還纏繞著青藤,一直纏繞到頂端,垂下片片綠葉,每個席位,便如同一個精緻的小院落,佈置得頗具匠心。
席位中心,擺放著一張小竹桌,周圍都是織錦面的坐墊,盤膝坐下後,感覺到那坐墊內部應該都是絮以木棉,鬆軟舒適。
此時乃是下午申末時分,店內並無其他客人,木紫藤和徐春澤自選了靠近門口的一個席位坐下,甘源的從人並未入內,而是在門口竹椅坐下閒談。
董非青入了席,與甘源相對而坐,讚道:“此處極為清雅,甘兄真是有高量雅緻,在這等清幽酒肆,飲一杯桂花美酒,實在是人間美事。”
甘源笑道:“董兄出言更是錦心繡口,也只有這等酒肆,才配得上你我這般人物。”
店傢伙計上來,先為二人斟了茶水,又用一個小小竹盤,分別為二人奉上熱氣騰騰的毛巾。
二人展開了毛巾,在臉上擦了擦,頓時神清氣爽。
甘源對那夥計道:“你去門口找我的護衛,讓他去把雙公子請來,就說我介紹他認識一位不俗之人。”夥計聽罷,便出門去找護衛了。
甘源舉起茶盞,對董非青道:“董兄請。”
董非青也輕輕端起茶盞,輕嗅一下,面色甚是欣喜,放到唇邊啜了一口,驚道:“這茶入口甘潤,回味極醇,香氣直上百會,猶如雲卷霧漫,莫非是極品雲霧茶?”
甘源笑道:“董兄真是行家!若非是十萬大山人氏,斷然品不出這極品雲霧茶的味道。說來好笑,我經常邀人來此飲茶,能一口叫出雲霧茶之名的,董兄你是第二個!不錯,正是十萬大山深處,雲深霧靄之地,每年只能出五十斤的極品雲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