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文獻(第2/3頁)
章節報錯
第四:楊乾需要編撰一份針對這些戰俘的資料。
想到此處,楊乾立馬回來書房裡
面,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怎麼樣才能讓廖國和尚國的戰俘信仰自己。
在中原你宣傳鬼神,沒人會信的,雖然各國有自己的信仰,可很現實。
你保佑我,我就信你,不保佑我,你誰啊?
所以宗教洗腦是不可能的,楊乾立馬轉換思路,宗教不好使,那歷史來教導是最好的。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人,拼了命的都要將別人的文化攬到自己這邊,還不是因為自己民族文化不強,自卑嘛。
這種民族,國家,註定恨不得把全世界的文化都吸收進去,最好連宇宙他們它們造出來的一樣。
這年頭已經有人在記錄歷史,以前楊乾覺得,很多歷史記載都會有篡改的嫌疑。
後來讀歷史資料多了之後,就發現,篡不篡改其實不重要。
因為歷史是一個宏觀的,你篡改無非是一個微觀的,對於大局來說,無足輕重。
從穿越過來,楊乾一直在找尋這個時代的歷史文獻。
其實歷史文獻一直以來都非常稀少,因為紙張很貴,後來還是跟大王搭上線後,傳訊兵送來的一些竹簡。
以及老夏,老曲,老薛三個傢伙送來的帛書。
楊乾才漸漸整理出來,這個世界跟自己上輩子非常相似。
總結來說。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炎黃,炎黃分兩段。
現在已經過了春秋,所以目前所處時代應該是戰國。
根據文獻資料的記載,戰國最早的時候有一百多個諸侯國,相互兼併之後就只剩下四大諸侯國,和幾個小諸侯國。
一篇宏達背景的史書在楊乾的筆下,徐徐展開篇章。
上古時期,人類飲毛茹血,天災橫行,野獸襲擊。
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燧人出現,教會大家鑽木取火。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燧人鑽木取火教給的許多道理與生存的本領。
讓人類可以免受野獸的侵襲,溫暖身體,吃上熟食。
伏羲創立八卦,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等等.....
隨後一個個人類的始祖在楊乾的筆下,躍然於紙上。
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