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那是很複雜的事情,說句不好聽的,沒有民族底蘊,沒有十幾代幾十代人的努力,根本就不可能在古代發明出這樣先進的技術。

本來登陸之後就要搜尋大紅酸枝,可卻沒想到,木材沒有找到,軍醫們則是瘋狂了。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只不過往西面走了上百公里,軍醫們就和庖廚們就擁在一起淅淅索索的聊著。

毋高朗好奇,詢問之後才知道,軍醫們發現了很多中原沒有的蔬菜,吃下後發現不光這些蔬菜有藥性,甚至還蠻香的。

這不,軍醫們將庖廚們給拉了過來。

夏國出來的庖廚,那都是老油子,

燒菜燒得好,沒什麼了不起的,大家都是煎炒烹炸,可如果有庖廚能在藥材中或者別的地方找到香料,那絕對能在史上留名。

甚至還能得到當地郡守府的獎勵。

為什麼在中原,香料這麼昂貴,其實本質有兩個原因。

第一:稀缺性:香料大多產自遙遠的地方,如印渡、東南亞和中東等地,運輸困難,供應量有限,因此稀缺性使得香料的價格居高不下。

第二:需求量大:人們對香料的需求量非常大,並廣泛用於烹飪、藥物、防腐和香氣等方面。

特別是士大夫階級和富商們喜歡使用香料來顯示其財富和社會地位。

連楊乾家裡都不能免俗,身上還時常佩戴這香匣。

得知這裡有許許多多中原沒有的香料後,不光軍醫和庖廚亢奮,連帶著毋高朗也亢奮起來。

他們帶了多少船?能裝多少香料,這特麼就跟裝錢沒多大區別。

這麼多香料運送回去,對於中原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收穫豐厚,雖然大部分會上繳。

但侯爺對待下屬出手闊綽,賞下來的錢財,絕對不是小數目,哪怕五千人,一萬人分,每個人也會拿到不菲的利潤。

眾人在這裡足足搜尋了一週的時間,終於大家皆大歡喜,毋高朗找到了大紅酸枝。

說實話,大紅酸枝比黃花梨小上很多,根據砍下來的木材匠人們開始分析起來。

100年左右樹齡:樹幹直徑約1822厘米,心材部分的直徑不到2厘米,這樣的紅酸枝材質較差,匠人們看過後發現不適合做大型傢俱。

200年左右樹齡:樹幹直徑約2535厘米,心材部分的直徑為12厘米,適合做小件傢俱的邊框。

250300年樹齡:樹幹直徑約35厘米以上,心材和邊材的比例大約為6:4,即可用的心材大約是18厘米左右。

350年以上樹齡:每年主要長心材部分,邊材會變得越來越薄,這樣的大紅酸枝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根據年份來看,毋高朗決定,留下一大片大年齡的大紅酸枝留作觀察資料外,專門砍350年份之上的。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資源是真的充沛。

說是說珍貴,可就算砍了數百根350樹齡以上的,卻發現大紅酸枝好似一點都沒有減少。

可毋高朗卻不知道,在楊乾所處的那個年代,三大貢木數量不少,但很少有超過百年以前的,所以才不得不從別的地方採購貴重木材。

但不管是品質還是質量,跟古代的木材是沒辦法相比的。

所以喜歡歷史的人都說,歷朝歷代的宮殿,是越修越不行。

紫禁城牛逼吧?可在整個中華歷史上,它算個啥?都排不上號好吧。

想想咸陽宮,阿房宮,大明宮等等~~~~老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