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打仗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楊乾對於小諸侯國一般都是碾壓,主要是城池建造的太過拉胯。

很多都是沙土城池,說的不好聽,中箭多了,城牆都被射個大窟窿。

可一旦在夏季的時候,碰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城池。

最快破城的辦法就是,截斷水流。

夏天的西域,水源比食物還重要,如果城內有儲存大量淡水還好,可一旦淡水不足,投降是遲早的事情。

這裡是新都,讓大家聚城而守?神經病啊,這不是讓大家一起住在活棺材裡面嘛。

“要不,主動出擊,哪怕夏國前來,那也是舟車勞頓,我們正好以逸待勞,直接偷襲一波。”

一個將領滿臉不悅道。

“偷襲一波?你去偷襲嗎?說的倒是輕巧,莎車就在不遠處,夏國人都是二傻子嗎?不能前去歇腳?”

大家又不說話了。

這就是楊乾當年佔據莎車的妙招,我不管多少西域諸國跟我好,但我手中一定要拿捏著一個國家。

公元前104年,李廣利率軍出征,一路所經西域各國不願向漢軍提供食糧飲水,並且閉城抗拒漢軍。

李廣利下令逐個攻打,漢軍一路消耗過大,到達大宛東境鬱成城時,僅剩數千人,且個個飢餓疲睏。

鬱成城守軍頑強抵抗,漢軍攻城不克,傷亡慘重。

李廣利下令撤軍,回到敦煌,漢軍生還者不過十分之一、二。

李廣利上書請求罷兵,漢武帝大怒,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

李廣利心中恐懼,只好屯兵敦煌。

這是漢武帝第一次進攻大宛,不是被大宛給打敗的,而是被沿途的補給給打敗的。

長途跋涉沒有足夠的補給,你就算是天兵天將來也沒吊用。

楊乾熟讀歷史怎麼會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怎麼會不防備這樣的事情。

他的軍隊中有兩樣東西可以彌補這種缺點,一樣就是強大的後勤補給,包括罐頭食品。

另一樣也很簡單,你斷我馬種我暫時不跟你計較,我可以先把沿途的所有西域國家給收拾一遍。

老子特麼造塔都造到你家門口,看你怎麼跟我對著幹。

對於馬政來說,烏孫馬,焉耆馬還好,畢竟產量足,但急需的就是汗水寶馬。

不同意就不同意唄,中原人還能吃了你不成?

可公然撕毀合約那就說不過去了,往小裡說,你這個國家沒什麼信譽度,往大里說,你當我大夏是泥捏的嗎?

按照楊乾的脾氣來說。

吶,你先不講道理的,那我就更喜歡了,我最喜歡不講道理的人了。

輪到楊乾不講道理的時候,大宛現在就難受了。

三個士兵失蹤,這藉口還真特麼沒動腦子。

這也就是古偉其想的藉口,如果是楊乾找藉口?

我特麼有條狗不見了,不行嗎?

我夏國的一條狗在你們大宛附近不見了,搜你們城池很合理吧?既然不講道理,就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不講道理。

看到下面大臣都沒有話說,大宛國主無奈道。

“去,派人去莎車國,看看能不能讓我們見一見都護,和談一下!”

“遵命,國主!”

一個將領看著遠去的傳令兵,眼皮不斷的挑著,總感覺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