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偽娘只有一次和無數次(第2/3頁)
章節報錯
自從巴依入府後,美羊羊也不用去了,自然會有人將熱騰騰的羊肉串給帶過來。
“姜蘭,三日後準備啟程,我今天下午要好好去逛街,怎麼樣讓人認不出我!”
楊乾很久沒照鏡子,不是因為銅鏡不好用,而是因為男人一般不注重這個。
話說回來,這個年代的鏡子,如果讓手藝不錯的匠人制作的話,除了顏色有些黃橙橙的,其實照的還是蠻清晰的。
姜蘭立馬來了興趣。
“每次我想去逛街,想要開心就換上漂亮的衣裳,化好妝再出門。”
“要不,侯爺您也.......”
姜蘭的話沒有說死,反正扔給你讓你自己理解。
楊乾摸了摸下巴,竟然有種古怪的興奮感,他也很好奇,自己到底能美到什麼程度。
“來,讓我看看你的手藝!不過,你可別說出去明白嗎?”
“諾!”
房間裡面雖是楊乾休息的地方,但有時候,眾女也會有幾人過來伺候,胭脂水粉之類的也準備充足。
姜蘭以前很少化妝,但自從入了侯府後,在眾多夫人的指導下,化妝功夫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可能這就是天賦吧。
楊乾坐在梳妝檯面前,姜蘭開始了給他化妝。
楊乾現在也很好奇,就自己這長相,化好妝到底是什麼樣子,沒化妝就已經這麼漂亮,化好妝,嘿嘿,還不美上天。
因為在自己的印象中,很少照鏡子的自己,潛意識的印象中,自己還是上輩子那屬於入門級的帥哥模樣。
每次照鏡子,總覺得會有種與記憶不相符的撕裂感。
久而久之,楊乾就快要遺忘自己現在到底是什麼樣子了。
楊乾對化妝這個東西也略有了解,這完全是抖音裡面那用不到的知識。
由於夏商缺乏可信的史料,雖商代有甲骨文出土,但晦澀難懂,也很難確知那時人們的妝面,只知道有繪面和紋面的習俗。
可以說,直到周代,國人的化妝歷史才真正開始。
周代是一個尚禮尚文的朝代,那時的人們更看重女性的內在美,如才能、智慧、精神等要符合禮儀規範,並稱此為“德”。
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推崇“法天貴真”,提倡天然美,讚賞“大巧若拙”。
至於法家也不太重修飾。
由此可見,至少從西周開始,周人大體是以樸素天真、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飾為美的。
因此,這一時期的女子多用白米做的粉敷面,用青黛畫眉,很少在臉上施朱,追求“粉白黛黑”的素面妝,喜歡天然純真的美。
秦始皇憑藉“六王畢,四海一”的宏大氣勢,開創了大一統的局面,漢朝則在此基礎上又鞏固了統一,並使國家的疆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廣闊。
所以秦漢時期女子的妝容一改周代粉白黛黑的素妝之風,逐漸盛行明麗嬌妍的紅妝。
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卷三中說:“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
如果說先秦的妝容屬於天然純真,那麼秦漢時期女子的妝容就屬於明麗驕妍。
現在這個時代的妝容,楊乾也沒仔細研究過,反正每個國家都不一樣,至少來說,尚國的妝容比較好看,廖國的妝容很豔麗。
至於夏國,呵呵,就跟素裝差不多,因為夏國尊法家,隨著雲通郡的外儒內法的提倡,雲通郡體系內的女子妝容發展的也非常迅速。
主要還是張雨夢的功勞,這傢伙,化妝那叫一個隨心所欲,仗著自己下載了化妝的抖音本地影片。
她想化哪個朝代的妝就畫哪個朝代的,無形中也帶動了一些貴婦的時尚勁。
漢朝時,張騫出使西域從焉支山帶回了紅藍花,後來漢朝的百姓就把用紅藍花製作的化妝品稱為“燕支“,也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