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天災的預防(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乾喝了一口酒水,搖搖頭道。
“我現在什麼都不怕,就怕天災,人禍我可以用物理手段消滅,天災的話,我就真的抓瞎了。”
張雨夢摟著楊乾的胳膊,搖了搖。
“沒事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辦法的,一般旱災也就一年對吧。”
楊乾滿臉呆滯的看向張雨夢,忍不住給了她一個毛栗子。
“臥槽,你是不是博士畢業的?你的畢業證是買的吧?”
楊乾面色沉重,有些事情他是真的不敢想,越想越是細思極恐,甚至想的多了,晚上覺都睡不著。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在過去的2100多年間,共有1300多次大旱災。”
“這是大旱災,小旱災都沒記錄上去。”
“這些旱災大部分發生在北方地區。”
張雨夢一驚“北方?那,那不是我們的老巢嘛。”
楊乾沒好氣道“可不是嘛......”
突然,楊乾反映過來,啐了一口。
“什麼叫老巢,搞的就跟土匪一樣,會不會說話?”
接過姜蘭遞來的酒水後,一飲而盡。
張雨夢不由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大,整個人都傻眼了。
“不,不會吧,你說的有點恐怖啊,2100年,大旱災就有1300場?臥槽,那大旱災小含早加一起,豈不是年年都有?”
楊乾搖搖頭“我下轄的郡縣裡面,最近幾年也有一些地方有旱災,但都不嚴重,加上儲備糧充足,運送也方便,也就沒鬧大。”
“像1640年(即明崇禎十三年)在不同地區先後持續受旱4~6年,旱區“樹皮食盡,人相食”太慘了,那個景象我這輩子都不想看到。”
“還有1785年(即清乾隆五十年)有13個省受旱,據記載“草根樹皮,搜食殆盡,流民載道,餓殍盈野,死者枕藉””
“1835年(即清道光十五年)15個省受旱,有“齧草嘬土,餓殍載道,民食觀音粉,死徒甚多”的記述。”
張雨夢恍然,然後狠狠拍著自己的糧倉,慶幸道。
“還好都是以前的記在,近代比較少,不然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了。”
楊乾掰著手指,譏諷道。
“1920年陝、豫、冀、魯、晉5省大旱,災民2000萬人,死亡50萬人。”
“1928年華北、西北、西南等13個省535個縣遭旱災。”
“1942~1943年大旱,僅豫省就有數百萬人餓死、病死。”
張雨夢的汗毛不由豎了起來,數十萬人,數百萬人的傷亡,她都想象不到是何等慘烈。
“你,你的記性還真好,可說實話,我長這麼大,還真沒有體會到旱災的威力。”
楊乾吃了幾口菜,笑臉盈盈。
“那得感謝國家,國家興修水利,純粹看天吃飯的時代已經過去,區域性地區有乾旱的情況,也都有水庫蓄水和農田水井抽水來解決乾旱問題。”
張雨夢恍然大悟。
“臥槽,被你這麼一說,我整個人都通透了,怪不得你小子,一有錢就造水利工程,原來是這樣。”
楊乾嘿嘿壞笑。
“你身上還有什麼地方沒通透,我在幫你通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