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定,以後還能用這個搞糧食出口呢。

當下人將一百斤土豆拿來後,命令下人立馬清洗。

量比較多,楊乾也就不親自動手了,張雨夢則在旁邊指揮起來。

其實土豆製作澱粉很簡單。

先將土豆上的泥土清洗乾淨。

把清洗乾淨的土豆切成小塊,至於土豆皮的話,可以削掉也可以不削掉,楊乾覺得以後必然是大規模的,外帶一個削皮,賊麻煩,直接選擇不削皮。

然後將切好的土豆塊放到破壁機裡面,楊乾這裡可沒有那玩意,但卻帶了和肉餡的絞肉機,雖然不一樣,但從裡面上來說,也能將土豆的纖維給弄碎。

再下人們的操作下,一個個小方塊的土豆

,在絞肉機的旋轉下,立馬變成了土豆泥從出口掉出來。

張雨夢表示,破壁機不難,工廠裡面有差不多的機械,但要是大規模製作的話,那機器至少得做的像木桶那麼大才行,不然一個破壁機一次能切多少?

把絞好的土豆泥全部倒入紗布裡面過濾,將所有的土豆渣再裝入紗布裡面揉搓,將裡面的澱粉給洗出來。

當水濃稠的時候將澱粉水歸類,再次沖刷,直到洗土豆渣的時候,水清澈,再也洗不出來為止。

經過五個小時的沉澱時間,將容器裡面的澱粉水給倒掉,澱粉就會聚集在容器底部,這個時候是倒不出來的,需要用工具挖出來。

這個時候的澱粉還是黃黃的顏色,倒入清水,將澱粉再弄成澱粉液。

攪勻後接著靜置兩個小時,沉澱好後,再一次將水倒掉,再加水,讓它沉澱。

這樣的步驟,重複四次之後,土豆澱粉就沉澱好了,顏色潔白如雪。

將土豆澱粉挖出來,弄碎,找個地方攤開,晾曬,兩三天後,用擀麵杖將澱粉弄成粉末狀,放入大型罐頭裡面,密封儲存。

經過兩三天的試驗,楊乾的出一個結論,土豆的出粉率在15%左右,不知道是不是工藝的關係,反正到了自己這裡就是這麼個結果。

也就是一百斤土豆,最後得到15斤的土豆澱粉。

這東西用水嚯開後,可以製作涼粉,粉皮,粉條。

雖然出粉率比較低,可總比土豆過期要好。

玉米澱粉的方法大致相同。

經過思考,張雨夢感覺,這東西完全可以分成幾步用純機械化來操作,而且操作起來也不困難。

要真的能大面積生產澱粉,那糧食也不會浪費,最關鍵的是,那些玉米渣和土豆渣還是可以食用的,哪怕什麼沒味道,纖維比較粗,也還可以喂牲畜。

簡直把兩種作物,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絲一毫都不會浪費。

將製作流程編纂成冊後,楊乾立馬給穆清打去了電話。

這事情必須要好好辦,遼東那片土地,以後種植的土豆,那都是按上百,上千萬石來計算。

要是沒有在短暫時間內運送至全國需要的地方,那土豆就得過期,到時候不光虧損一大筆的糧食,甚至還要處理這批按百萬石計算的發芽土豆。

那可是虧到姥姥家了。

相比於土豆,玉米的話保質期也很感人,曬乾脫粒後雖然有六個月到十二個月的保質期。

但不穩定,裡面一旦參雜黴菌,到時候壞就是壞一大片。

要知道糧倉可是非常巨大的,要是中間有壞掉的玉米粒,可能幾個月的時間不檢視,到需要的時候一開啟,滿倉庫都是壞掉的玉米粒,那就搞笑了。

還不如直接做成玉米澱粉,殘渣還可以喂牲口,間接也算是在給畜牧業製造飼料。

拿過一個鍋子煮水,用一個專門的漏斗,將土豆澱粉擠壓成條形進入滾水裡面,當定型定好後,撈出來冷水冷卻,那就是QQ彈彈的粉條。

隨便放入一勺醬料都能吃的滿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