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冉敬早就有了防備,大量的斥候派出,一旦發現有人出城,就率領眾多斥候前去攔截。

別說追不追的上,要是連馬鐙都沒有的傳令兵都跑不贏的話,那這些斥候就可以用麵條勒死戰馬,然後回家種土豆去。

裝備馬鐙之後的戰馬,提速那可是槓槓的,就好似汽車裝了氮氣加速系統一樣,讓你連馬尾巴都看不到。

兩天之後,援軍終於到達。

楊乾開始翻閱軍務,記錄自己的需要的重要資訊,好記性不如爛

筆頭,記性再好,也不如記下來的好。

記錄:邊軍戰事調動。

軍令:

陽穀關只留駐守大軍三萬,其餘前部開往伏焉附近與大軍匯合,還需攜帶最大載重輜重。

白虎關只留駐守大軍一萬,做接應之用,其餘與陽穀關一樣,前往伏焉附近與大軍匯合,也需儘可能多的帶上輜重。

啟動望海縣所有戰艦:將補給就近送去戰場附近,協助大軍,保障後勤。

統計:除去三十個城池駐軍的三萬人,楊乾手中至少有23萬人左右。

幾年前,如果有人說,23萬人想要滅掉一個大型諸侯國,那無疑是痴人說夢。

不光是尚國人,連帶著夏國人,廖國人,興國人看來,想要攻陷伏焉,至少得五十萬人。

尚國上一任大王曾在私底下表示,五十萬?做夢吶?沒有百萬大軍,根本就不可能攻破伏焉。

這也是為什麼,尚國國土小,卻算強國的原因。

不管你怎麼打,只要伏焉沒有被攻陷,被佔領的城池,還是有機會拿回來的。

楊乾的23萬大軍,那是實打實的23萬,沒有一絲一毫的虛數,因為整個大軍裡面可不止23萬人,至少得25萬朝上。

可還有兩萬人,卻是各種軍醫,雜工之類的,後勤輜重有輔兵承擔,輔兵還能上陣殺敵,這就是伙食好的結果。

不然,一群吃不飽,吃不好的人,還當挑夫?這能挑多少,還不如多造幾架輜重車,運送起來也方便。

當所有事情安排好後,冉敬帶著所有將領來到中軍大帳。

「君上,所有事情已經安排妥當!」

楊乾擺擺手,讓他們自己坐下,手還在案几上謄寫著大量資料,還有一些行軍心得,以及糧草的排程。

打仗什麼最重要,當然是糧草最重要。

楊乾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打仗的脈絡早就摸清楚了。

將所有東西都寫好後,將本子合起來鬆了口子。

看著冉敬,祝弘方,古偉其,荊淮,祝弘方等二十幾個自己提拔的將領,內心就忍不住一陣豪氣萬丈。

楊乾看向冉敬,點點頭。

冉敬立馬會意,讓士兵在大帳外層層保護起來,任何人不得進內。

當有士兵經過中軍大帳的時候,看到一群人肉坦克,人都嚇傻了。

要知道,玄甲軍士兵的體格甲冑已經算雄壯威武了。

可這些士兵呢,能看到的只有一對眼睛,體格較之玄甲軍士兵還魁梧幾分。

特別是他們手中的長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沉重異常的大槍,尋常士兵拿起來沒問題,但能拿多久?一盞茶的時間就得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