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阿爹。”

男孩掙扎著,滿臉兇相“他不是阿爹,阿爹死了,而且阿爹沒這麼壯。”

壯漢看著有些陌生的兒子,內心五味雜陳。

“小子,你還記得阿爹給你做的玩具嗎?那個小馬駒,小凳子。”

“以前還帶你去釣魚。”

“你大父在的時候,阿爹要打你,卻被你大父給揍了。”

男孩呆呆的看著眼前陌生中透露著熟悉感覺的壯漢。

良久後。

“哇”的一聲,小孩死死的抱著自己的阿爹,眼淚如決堤的洪水。

“阿,阿爹,他,他們說你死了,村裡的人都說你是逃兵,看不起我們家,他們欺負阿母,姑母,我,我跟他們拼命!”

壯漢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這一天將他的三觀又重新震碎了一遍,看著從小長大的村子,第一次讓他生出了厭惡的念頭。

在莊子裡面生活,那種氛圍絕對不是這樣的。

有些佃農家產豐收,雖然土地不屬於自己,可只要繳納稅收,不傷害別人,一般都沒有人去管你,你想幹啥就幹啥。

很多佃農有了錢財後,在農閒的時候,就會三五成群,好好玩上一段時間,日子可謂過的瀟灑。

還有一些佃農比較窮困,不是因為莊子裡面的生活不好,而是比較懶惰,這能怪誰,自己做的。

最讓人喜好不行的是,沒有徭役,哪怕有徭役,那都是給錢糧。

這誰能不愛呢。

壯漢就是屬於比較勤奮,卻不是最勤奮的人,畢竟只有一個人,能耕作這麼多土地,已經算藉助了半機械化農具的幫忙了。

很多時候,一些本國士兵和廖國士兵會過來找自己。

自己郡城不去,但莊子裡面還是會隔三差五的小聚一次,玩玩幾錢一把的小賭局。

偶爾買上一份滷煮打打牙祭,日子也算過的不錯。

可一回來,看到確是阿爹的慘死,久臥病榻的阿母,以及瘦成猴子的親人。

這樣也就算了,可偏偏村子裡面還給自家臉色看。

自己可是為國征戰,不知不覺中,壯漢的心態開始改變。

兩年內學的知識不斷在腦海中浮現。

一個士兵將他們召集起來,在曠野中侃侃而談。

“中原地區,其實所有諸侯國都是一個祖先。”

“我們中原諸侯國打來打去,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打仗,倒黴的還是我們黔首,百姓,佃農。”

“什麼時候中原只剩下一個國家,那麼大家的好日子就到了。”

“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小孩可以送去讀書,有了知識,不管是種地,還是學手藝都能讓日子過的更好。”

“如果有機會,甚至還能出仕,哪怕當個小吏也能很好的養活家裡。”

莊子裡面,士兵的諄諄教導,柔和的語氣,讓他們這些被母國拋棄的必死傷兵們內心得到了一些安慰。

“走,回家。”

“大哥,我們還沒幹完活呢。”瘦小的阿娣指了指七歪八倒的莊家,眼中滿是不捨。

壯漢一擺手,拉著阿娣就朝著家裡走去。

“今天不幹活,先回家!”

幾人也沒有多說話,跟著家裡唯一的頂樑柱回到家裡。

當大家回家後,壯漢的內人猶豫了下,從庖廚裡面拿出僅存的一些粟米,臉上滿是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