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實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森林過多也會引發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森林面積過大,氧氣含量過高,會加速人類的新陳代謝,促進人類的老化。

森林太多,在光合作用時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空氣當中的氧氣含量迅速增加,稍微一干燥就容易引發山火。

還有就是對地下水的一個資源攝取,一個地方的地下水是有定數或者是迴圈的,如果森林過多也會對地下水形成一個壟斷。

一旦地下水枯竭,那在沒有新的地下水的情況下,這塊地方會在十幾,數十年之後,變成戈壁。

這樣的情況是楊乾不想看到的,又沒有專業的環境學家,所以只能寄託於農家和墨家的人,當然還有一些什麼陰陽家之類的,也會這方面的事情,也一起上。

只要能有作用,楊乾不吝嗇手中的這些錢財。

過多的深林就會被砍伐,那些木材就會在一些地方集中起來,建立木材廠,暴曬幾年後,又是一批批海量的造船原料。

這樣的機會,也是讓這些學子有了可以用武的地方,甭管是什麼學說,除了一些比較務實的學說之外,一般的學習知識的學子,都是衝著能當官去的。

其實就是為了編制,不得不說,宇宙的盡頭就是編制。

可三公九卿的制度,註定官員不多,而且因為地盤問題和人員流動問題確實不需要太多的官員。

更多的主動管理者,可能偏向於臨時工,給的不多,使勁的用。

很多學子因為手中拮据的問題,學個兩三年後就不得不結業,到處上門投簡歷,只要能在一個不是很小氣的主人家當個門客,那日子一般都能過的下去。

可要大富大貴,那就差遠了,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經過數月考察後,麥天成的報告就出現在楊乾的案几上,此時的他看上去比數月前看著更加的蒼老一些。

「天成吶,你好像才39歲吧。」

麥天成一愣,驚訝道「是的,君上。」

***,他怎麼知道老子的年紀的?麥天成內心有一萬隻草泥馬奔騰,這麼隱私的事情他咋個知道的。

楊乾頗為嫌棄道「那我怎麼看你長的想五十多歲,有空吶,讓葛大夫看看,現在水路好早,一趟也就幾天時間而已,大夫之類的,我們不缺。」

「相較於你的方案,我更加好奇,你是如何將幾十個縣令給說服的。」

楊乾看著公文,抬頭掃了他一眼,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麥天成就說服了幾十個縣令,甚至有些縣令還不是他主動去說,只是派了個人送了封信件而已。

這些信件自己都拿到過好幾封,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只是稱述農耕輪作一體化的利弊。

撐死了就是在稱呼方面不同而已。

楊乾早就收到情報,只是要看他將事情辦完之後的成果。

麥天成此人看著普普通通,臉色黝黑,要不是穿著官服,還以為是種地的,下半身比上半身粗壯,絕對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不得不說,他本人確實會種地。

「君上,下官不光會農家的輪作技術,對儒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都有涉獵,其中縱橫學說最為出彩。」

「啪!」

楊乾一拍手,就說這傢伙怎麼這麼牛逼,學縱橫的,哪個不是社交牛逼症?

「我還以為就玄菟郡開始農耕,以及半自動機械的應用以及管理,沒想到你的心這麼大,竟然想五個郡一起搞。」

麥天成憂鬱道「下官是湯國人,知道沒有糧食的下場是什麼,每次一缺糧,在湯國的官道兩側就有累累白骨。」

「我算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遼東郡和玄菟郡人口最多,有平原和水源,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作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認為應該大面積種植玉米,而且得分開培育。」

楊乾皺眉道「你一個字一字說,我聽得懂,連在一起我有點迷糊,什麼叫分開培育?」

麥天成立馬得意道「君上有所不知,農作物跟動物一樣,也會生病,也會有敵人,打個比方,一個玉米如果是同一個品種,那麼當有一種疾病是專門針對它的時候,可能我們整個遼東郡和玄菟郡的玉米都會全軍覆沒。」

楊乾不由張大了嘴吧,不是吧,古代人也懂多元化操作?到底是自己太小看了他們。

「我們現在就要全部種植玉米,這屬於第二季,等11月份的時候就能收成。」

「再過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們還可以種植蕓薹,這種植物雖然在野外不少,可還是種植來的簡單,用收割機效率就會提升很多,到時候,產的食用油還能讓這裡的五個郡吃上炒菜。」

楊乾擺擺手「這邊的飯菜難吃死了,你們這些從雲透過來吃慣了炒菜的官員,估計日子過的也不怎麼樣對吧。」

麥天成苦笑道「唉,是啊,分配下來的油太少了,要不是我出錢購買,連我下面那些官員都不肯勻一些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