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楊乾才會稍稍放心一些。

高句麗就比較麻煩,其中的官員體系,楊乾到現在還沒鬧明白。

特別是從官名上面就要開始修改,高句麗是以城為地方,一個主城就是一個郡,小城則是縣。

主城設定傉薩,相當於郡守,郡尉,郡丞的集合體,其他小城設定處閭近支,權利可謂達到鼎盛,但也有致命的破綻。

這次的叛亂髮生也跟這樣的制度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一個城池問題不大,可一個郡如果太過權利集中,對楊乾來說那就是一種威脅。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通訊還是交通,都將是一個對中央集團的挑戰。

如果按照楊乾設想的三權分立,加上監察機構,配合上電話機,還叛亂?

當叛軍在準備糧草的時候,就會發現平叛大軍早已經入城把你們給包圍了。

甚至,還沒等平叛大軍準備好糧草就已經被藥翻。

別看電視劇裡面那些,被人逼著就直接反了,這樣的反叛,誰跟你啊,連糧草都沒有,連錢都沒有,造反可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沒有超額的報酬,誰敢蹚這種掉腦袋,滿門死絕的渾水?

現在的高句麗還不是上輩子隋唐時候的高句麗,雖然人口相近,但在整個體系上,還是保持著較為原始的面貌。

中原諸侯國,一般的官員都是由士大夫出仕,或者是一些因為招募,門客之類的存在,得到封君的舉薦出仕,還有是學宮的夫子推薦之類的。

只要你有政治頭腦,能幹事,能讓國家富強,那你就一直能當下去,前提是你不會被鬥倒。

當然現在還未統一,諸侯國裡面幾乎沒有傻白甜的大王,能力一般還賊能作死的那種大王,早就隨著國家的滅亡死掉嘍。

現在能留下來的,在文韜武略方面都是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他們並非沒有見識,並非沒能力,並非不想做出改變,只是被當前的世界侷限了格局。

有些大王則是被士大夫給捆住手腳,施展不了改革方針。

可高句麗卻不一樣,地方有地方的治理法度,有些地方治理甚至還要看你是哪個民族。

小民族的,很可能你有才能,撐死了也只能屈居人下。

王城內的官職就更加麻煩了,很多官職都是有任期的,外加各個家族關係縱橫交錯,經常為了利益吵翻天,如果高句麗當代大王壓不住,那國家就會動亂。

要知道有些對國家好的政策都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有一點點的效果。

比如帛衣頭大兄,他一直擔心大對盧是不是會針對自己,因為他的職位是任期制。

說是說幾年輪一次,可真到了年限,還是要看大王和大對盧的意見。

不管你做的好不好,最重要是符合他們的心意,讓他們順心你就能多做兩任,不符合他們心意的直接滾蛋。

滾蛋之後,可沒有任何官職,那家族也就差不多開始吃老底。

按照帛衣頭大兄謀劃,只要自己立功,多生幾級,自己多活幾年,爭取熬死大對盧,指不定自己就有再上一步的機會。

雖然職位沒有太多連任,但不妨礙可以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