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百家爭鳴(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是我的束脩。”
只見箱子裡面,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六十根金條,談天衍瞬間陰沉下來。
“小友,這束脩太過貴重,社下學宮乃學識匯聚之所,這等阿雜之物,難免辱沒學宮重地?”
楊乾不屑道“什麼阿雜之物,我原以為社下學宮,淵博之人不會跟常人一般。”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下認為,送錢才是最好的選擇,既能聊表我心意,又能讓授業老師生活過好點,正所謂,有錢出錢,有糧出糧,豈不是皆大歡喜。”
談天衍愣了楞,喃喃重複道,雙眼漸漸明亮起來,讚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好好好,小友,這體會可不簡單,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應景的很吶。”
“收下吧,祭酒,順便辦個入學手續。”楊乾嘻嘻笑道。
談天衍點點頭,喊進來幾個人,立馬把箱子拿了進去。
楊乾笑了笑,有時候嘴巴硬是沒用的,身體可是很誠實的。
談天衍很快就給六人測試了一下,他本來還想給六人指點下,沒想到其中四個居然是棒槌,只有囂煜還算過關。
楊乾此人,他看不透,各種新奇的想法信手拈來,但又不是那種紙上談兵之輩,他提出的很多觀點確確實實是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
楊乾六人的加入,讓社下學宮掀起了巨浪,不是因為楊乾的問題,而是因為這是學宮創辦以來,第一次有女子加入,還帶著兩個蠻夷女子。
當克里斯娜和貝利卡用很流利的話交流,還穿著絲綢織造的學士服後,很多學子都不說話了。
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能穿絲綢的,幾乎都是士大夫,當然聰明的人會知道,走出自己國家之後,你穿什麼,誰管啊。
夏國以法治國,法律嚴苛,各個階層穿什麼都是有規定的,但出了夏國後就不一樣了,比如尚國,他們對農耕不是很感興趣,反倒對商賈之事很是熱衷。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楊乾不由暗喜,能在這個地方學習,長長見識,絕對是自己的福氣。
這學宮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那個樣子,它更像是一個大學,但卻感覺更加先進。
沒有說上誰的課之類的,因為學子跟先生都是受到湯國以及三大強國律法保護,本質上是有一種平等的觀念。
因為你不知道,哪個人出去之後,會去哪個國家出仕做官,而且大家每每上課的時候都會聚集起來,辯論自家的學說,有些人甚至精通數家學說。
看到有時候,為了一個觀點,兩個學子辯論的臉紅脖子粗的。
楊乾恍然看到上古先賢,無數的思想在歲月的長河裡,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朝代更迭。
譜寫出古代人類文明的華麗樂章。
這是一個傳承禮樂,發展文明與理性覺醒的年代。
有聖人,大儒,大家等,他們的思想相互碰撞,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包容,這才形成了眼前這一幕百家爭鳴的盛典。
在社下學宮裡面,學術文化和政治文化都可以相互借鑑,開自由學術思想之先河。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看著這些吵的臉紅脖子粗的學子,指不定哪個傢伙就是後世的什麼子,什麼子的。
等到他們羽翼豐滿,就會公開論辯,這就是百家爭鳴的最要標誌。
楊乾在這裡最舒服的地方就是,社下學宮唯才是舉,為學者提供了優厚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以及寬鬆的爭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