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那個長得像貓的孩子沒來嗎?”

莫里斯從洞穴裡探出頭來。

面板黝黑的小男孩像只壁虎似的赤手趴在蟲穴的外壁,對著他點點頭。

這幾個孩子每天基本都會在貧民窟的外壁攀巖。

這種貧民窟獨有的建築叫蟲穴,遠遠看去就是個發光的普通的巨型土丘。

得名於其類似蟲類巢穴的外觀,粗礪的碎石,沙土和少量工業廢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組成了蟲穴的絕大部分。蟲穴內部不規則的彎曲的內部甬道相互連線,其中較為寬闊的類似洞穴,可以承重的空間就作為沒有能力負擔購置房屋費用的貧民居住的洞穴。

莫里斯一家就蝸居在這樣的靠近外部的洞穴裡。

陽光照射在土丘外壁上,建材內摻雜的少量晶體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簡陋的建築體內因此得到了必須的少量光照。

在外壁攀巖的男孩叫石頭。

貧民區的孩子們出生時都並沒有什麼父母賦予的具有重要含義的名字,畢竟兒童的早夭在這裡是相當稀疏平常的事情。而像石頭這樣活到十歲左右的,父母往往會要麼隨意給予他們個先祖曾用過的名字,要麼就根據他們平時的愛好和習慣給個不那麼像樣的名字——比如石頭。

這個孩子因為自小就喜歡在陡峭而危險的蟲穴外壁攀巖被眾多居民熟知。

橄欖色的面板,微卷的黑色長髮,兩隻生於黑暗的深黑色眼睛,少年有著如同石頭般健碩的身材。

貧民區缺乏營養的飲食併為影響到他因為長期的運動和攀巖而相比同齡人更修長和結實的肌肉的生長,石頭雖然不喜歡說話,但因為他常常主動幫助周圍的居民做些體力活換取少量的糧食,非常受大家的喜歡。

大概在一兩年前,總獨自爬來爬去的石頭突然有了幾個或許是來自周圍的貧民區的朋友。

除了石頭的弟弟外,其中有個滿臉雀斑的紅髮的小姑娘,一個因為或許是因為受到殘留下的放射性元素或者汙染的遺害,至今沒有任何毛髮的怪小孩,還有個莫里斯印象非常深的,總穿著運動裝的,長相相當俊美的綠眼睛的少年。

綠眼睛的孩子是出現的頻率最低的一個小孩,個子矮小,也不大愛說話。

巢穴裡莫里斯的妹妹聽見哥哥的問話,頗為失望地嘆了口氣,臉上的期待和兩頰的紅暈逐漸消退下去——莫里斯摸摸妹妹的頭,爬到洞穴的開口坐下,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蔚藍的天空和天空中漂浮著的白雲。

他們家的洞穴離地面有著相當的距離。

由於貧民窟的人口劇增,蟲穴在這些年加高了好幾次。

他們這些新居民分到的洞穴,光是從內部的甬道爬上來都需要不少時間,從洞穴開口的位置往下看去,下面的人真的就比蟲蟻大不了多少——而令大家感到吃驚的是,石頭和那些孩子們,常常在這樣的高度攀上攀下卻都沒有掉下去過。

與此同時,距離貧民區不遠處,在城市郊區的某研究所。

巨大的玻璃培養皿中,海藻一樣的長髮漂浮在類似羊水的培養液裡。

包裹在長髮裡的生物蜷縮成嬰兒的形態,下頜位置的幾道腮隨著呼吸緩慢地起伏。

生物的培養皿下方的金屬座上焊接的銘牌刻著生物的代號和名稱——人魚。

九號盯著頻幕上讀取實驗體腦電波的影象,顯然實驗體進入了REM(rapid&novement)的深度睡眠週期。

實驗室的長期合作機構,N公司研發的新產品可以改寫實驗體的記憶,由此對後天性格類的引數進行調整和修正。為防止意外的發生,在新的資料匯入後的這一個月裡,他和他的團隊輪番上陣,對實驗體的腦電波進行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監控。

……如果這次試驗成功的話,或許會製作出比毒藥公爵更強的奇美拉。

在九號暢想未來稍稍走神的幾分鐘內,實驗體覆蓋在眼球上的雙層眼瞼極為緩慢地開啟,露出雙色的極為璀璨的雙色瞳孔。

這雙眼睛咋一看和人類的眼睛一樣,最外層是眼白,接著的卻是飽和度非常高,有點豔色的孔雀藍和較內靠近瞳孔的孔雀綠——幽深的瞳孔在接收到外界的光訊號的時候像是貓似的收縮起來,成了條方錐形的縫。

在九號回過神來之前,這雙眼睛就已經閉上了,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似的,觀測儀器對於這樣短時間的異常波動也並沒有報錯——畢竟還是存在觀察誤差的。

“換班了!”身後傳來夥伴歡快的聲音。

九號如釋重負,提著早就準備好的包轉身離開。

十六號研究員是個非常年輕的女孩,名校畢業,師從業內頂尖的教授獲得了博士學位,順風順水地被引薦到了研究所——這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對工作抱著極大的熱情,剪著和年齡不符的學生短髮,素著張臉,對於除了研究外的任何事物都沒有特別大的興趣。

校對,設定好引數後,十六號開啟一包薯片放在桌子上,連上遠端機,準備開始檢視本來應該她的室友靜子負責的房間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