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月新南莊和鬼街鋪子、運輸驛莊收到她的大禮包,在丹州府引起不小的轟動。

特別是之前因為被陸家挖牆腳,一點蠅頭小利離開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這件事一直臨近年關討論聲才淡去。

楊巧月沒有太在意此事,以她的認知來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沒什麼好驚奇的。

這不單單外面的感受,就是楊家內,木恩恩和呂氏拿到這筆銀子,一年前她們只是拿出來十幾兩,一百兩,這才短短一年,拿著都手軟。

木恩恩本不想要那麼多的,楊巧月打趣她,就當攢嫁妝了,她這才紅著臉收下。

想到遠在北地的楊承之,木恩恩主動跟楊巧月說道:“小月,出了年我想去北地。”

楊巧月正給不回來的兄長備年節需要的東西,聽到木恩恩的話,也理解。

“也好,這次打算去幾日?”

“這次我打算陪他戍守邊境,一直留在那。”木恩恩顯然想了許多做下的決定,語氣十分篤定。

楊巧月愣怔一瞬,詫異又覺得不意外,三個一直在北地,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自由,既然木恩恩有心相守,她自然不會阻攔。

“好,這次給他們送年節的物資,順便去信和三哥說下這事,只是北地苦寒,你要有心理準備。”

木恩恩點點頭,她早有心理準備,上次也去過。

楊巧月見狀也沒再多說。

兩人負責準備兄長們的年禮,楊巧月在送往蘇州府的多備了一份給妙家。

去京師府的也多準備了一份,送往勞夫人家。

他們都會在年節前收到送去的年禮,楊家不單只是送出,也有送年禮來的。

丹州府的一些富賈,官員因著楊賈配知府的身份,都想借年節拉近關係。

楊家都只是象徵性的收了點東西,而且回禮更重,這是禮數,也為了不落把柄在別人手中。

這日錢莊和商會也帶著年禮上楊家來。

呂氏以為他們是來給楊賈配送年禮的,正要福叔婉拒。

萬家錢莊萬東家率先拱手笑道:“夫人和福管家誤會了,我們並非給楊大人送年禮,是給錢莊和商會的生意夥伴楊東家送年禮的。”

錢莊和商會算得上聰明,他們跟楊巧月可是合作關係,年禮沒有送給楊賈配,而是送給楊巧月。

這呂氏就不好拒絕了,是女兒的事,她不好插手。

楊巧月來到前院,看到萬東家和錢東家,一臉無奈,他們心裡那點小九九一眼就看穿了。

不過年禮不拒絕,這一年新南莊合作可給他們賺了不少,這份禮理所應當。

萬東家見年禮被收下面露喜色,這幾天許多人可是連楊家的門都不來,禮也沒收。

“楊東家前幾日的大手筆可把我們驚了好幾日,也學著給下面的人分了點銀兩當年禮,不然可都跑楊東家那邊去了。”商會的錢東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