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暗潮洶湧的京師府難得恢復一片寧靜,彷彿前段時間的血雨腥風都是假象。

京師街道張燈結綵,燈籠高掛,迎接著新的年歲。

今年的年禮都是呂氏操持的,早已經送出,各家的回禮都到了。

呂家是舅舅呂明親自送來楊家的,他之前一直想開啟京師府的市場,礙於前三大富賈,進不來。

如今藉著供應三街八坊的機會,正式進入京師的市場,一躍成為了準第三富商,自然也為此而來。

今年拜訪的客人都由楊承棟出面打理,他是四房長子,理應學著管這些事。

呂明今日帶著女兒素素和大兒子夜塗入京師,到楊家回年禮。

楊承棟接待的,“舅舅和表弟表妹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父親最近朝宴比較多,不在家,舅舅不要介意。”

“看你這孩子這麼見外,都是自家人,有什麼介意不介意的,我們來也沒提前和你們說一聲。”呂明粗曠爽朗地笑道。

幾人寒暄著,呂明坐了會,不見楊巧月,轉口問:“大外甥,小月不在家嗎?”

“那丫頭不在,最近不著家,一直在御雪南莊。”呂氏從後院過來,聽到她大哥的話,回道。

他們見呂氏過來,相互打了招呼,呂明才說道:“多虧了小月我們才能打入京師的市場,還想好好跟她探討一下的。”

“大哥放心,我剛剛已經讓人去喊這丫頭回來了。”呂氏笑道。

“也好。”呂明鬆了口氣,此行主要也是想打實京師府的基礎。

呂氏看向呂明身旁一個姑娘,“這是素素吧?長這麼大了。”

“素素,見過你姑母,表哥,你們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吧。”

“見過姑母。”

呂素素微微抬眸,臉頰紅潤,朝楊承棟福了福身,“見過大表哥。”

楊承棟沒有注意她的神情,禮貌性回道:“表妹不必多禮。”

呂素素想到在家時母親叮囑此次入京師府的另一件事,忍不住偷偷看楊承棟,臉頰殷紅。

……

楊巧月在御雪南莊,正在整理京師擴張的產業,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地方的三大掌櫃也該回到地方。

今年地方的年終獎勵是每地一千五百兩,由四大掌櫃分發,之前擬好的名單她已經同意。

“阿增,阿蘭,阿菊,你們今日便動身離京吧,能趕在年節回到地方。”楊巧月將銀票分下去。

“是大姑娘。”三人齊聲應道。

“阿增,阿蘭你們回去之後安排好接替你們的人,儘快能回京師府。”

兩人聞言,沒有異議,大姑娘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做。

“丹州阿花一家即忠心,又能幹,基本能夠接手,這也南莊也是讓阿花爹暫時負責的。”管增回道。

楊巧月點點頭,對阿花一家她有印象,至於燕縣,那邊的產業對於現在的她而言已經沒那麼重要。

沒必要留著阿蘭這麼重要的大掌櫃在那,讓她交給吳掌櫃便好。

阿菊則還是留在蘇州,那裡是新起的市場,又是港口商船重地,還需要她和妙家配合。

安排好地方的事,便讓他們離開了。

木恩恩在旁看著,有些感慨,一轉眼已經三年了,楊巧月已經是京師府第一富賈。

楊巧月感受到木恩恩的目光,剛剛嚴肅的神情變得柔和:“一直盯著我看,是不是想我三哥了?”

木恩恩愣住,一下紅了臉,雖然已經說了親事,但被這麼直白調侃還是忍不住害羞。

“哪有!就是感慨時光荏苒。”

楊巧月沒再開玩笑,笑道:“我身體雖然已經恢復了,但馬上年節,起碼也得過了元宵再去邊境,好好恢復一下,邊境說不苦是假的。”

木恩恩由著她安排,點點頭:“義哥也讓我在家裡多待會兒,對了,他有件事讓我告訴你。前段時間你身體不好,又忙著生意便沒和你說。”

楊巧月見木恩恩提起此事面色凝重,認真問道:“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