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月也不想母親受風寒,沒再揪著不放。

楊家的大門總算是進了。

幾人回到主廳,楊巧月和楊穆忠先後給老祖母見了禮,“見過奶奶,奶奶萬壽安康。”

老祖母笑著點點頭,剛剛的那點不愉快已經散去。

“好孩子,一路還沒吃飯吧,趕緊讓廚房備飯,你爹也差不多從縣衙回來了。”

楊巧月隨意點點頭,給大房趙氏和二房周氏也行了禮。

周氏看著兩個孩子消減許多,眼皮子淺,紅了眼眶:“都瘦了,苦了你們,回來了該好好養養。”

楊巧月見二伯母真誠的關心,心頭微暖,家裡總還有人惦念他們。

一旁趙氏只是隨聲附和,站在側室柳氏身旁,她覺得要想過得好,還得靠柳氏外家。

見柳氏陰鬱的模樣,知道她不喜呂氏母女回府,這時不表現何時表現。

趙氏可不會傻乎乎一上來就發難呂氏母女,而是注意到另外一張陌生面孔。

“大家兩年沒見,我都有些眼生了,這位姑娘是?”趙氏說著,看向木恩恩。

眾人的目光一齊望過來。

呂氏怕女兒一開口就得罪人,率先開口:“這是一直照看我和月兒的大夫,大嫂也知,我這身子差。”

木恩恩也知禮數,朝幾人微微福身:“小女木恩恩,見過老夫人和幾位夫人。”

“女大夫?”趙氏有些詫異。

呂氏微微點頭,木恩恩有些緊張,不知道能不能留下。

要是不能留下,她一個人該去哪裡。

擔心什麼來什麼,柳氏好像找到新的口子,故作為難道:“大夫人,您有所不知,如今家裡的情況和以前不同。災荒年,大家都緊衣縮食,老爺薪水薄,又添了三口人,恐怕養不起一個女大夫。”

老祖母皺起眉頭,不悅地看了眼柳氏,卻沒否定她的話,只是覺得這種事可以晚兩天再說。

現在提及,好像楊家嫌棄他們回府一樣。

二房周氏有心幫說兩句,可轉念一想,自己一房還靠著四弟,沒錢沒糧,哪有說話的立場。

呂氏看在眼裡,實在心涼。

“既然緊衣縮食就不要穿得那麼雍容華貴,把這些奢華的東西換成錢糧也就夠了。”楊巧月毫不留情直言。

沒等眼前幾人反應,又繼續說道,“現在可還沒吃你們一口飯,我們在鄉下好好的,是你們一封來信讓我們冒雪過來,並不是我們搖尾乞憐求上門的,這埋怨的話恕不接受。”

老祖母沒想到兩年未見的孫女,把話說得那麼直白,一時間老臉沒處放。

“月兒,柳姨娘不是嫌棄你們的意思,都是一家人,她也是為了家裡開支著想。”一房趙氏故作居中說道。

“那看來現在楊家是柳姨娘在掌家了?”楊巧月冷笑一聲。

一個側室掌家,讓她母親一個正室往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