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齊心和趙氏立即豎起耳朵,十分豔羨,但那是楊巧月自己的產業,他們可不敢插嘴。

沒想到楊齊忠拒絕了,答應過去幫忙,但是不要分紅,他知道楊巧月想要幫二房,只是幫忙做事怎麼能要一成。

“多虧了你,如今燕縣已經是丹州府最大的納糧大縣,二房也跟著受惠良多有自己的收入。你這丫頭不用總想著貼補二房,二伯父沒什麼本事,已經很滿足了。”

楊巧月見他這麼堅決,只得作罷,轉移到其他話題。

一直到深夜大家才散去。

第二天,楊巧月的精力都放在南莊和天下鋪子,前段時間處理勞家的事一直沒顧上鋪子。

天下鋪子的生意一直保持良好,但是最近的量有點下降。

因為外面的商賈湧進來做生意,肯定會搶走一部分生意,要是沒有居安思危,怕是最後份額都會失去。

楊巧月立即召集了所有店鋪店員到南莊開會,她早就理出一套新規則,建立了一套重要店員持店鋪份額分紅機制,晉升規則。

包括管增、運輸他們也一樣,不再像之前那樣普獎,以後是消極淘汰,優秀獎勵。

要讓大家有危機感,不能疲了,坐吃山空。

管增其實也發現這個問題,大家積極性沒了,但是一直不知該怎麼解決。

如今大姑娘這規則一出,立即讓眾人一掃之前的慵懶姿態。

南莊和天下鋪子的待遇即便在丹州府也算高的,沒人會想離開,紛紛打起十二分精神。

她還說了晉升機制,普通店員——中等店員——高等店員——經吳掌櫃、南莊、楊家同時考評,透過的南莊出銀子幫他開店鋪做掌櫃,可拿店鋪運營的紅利。

這下可讓所有店員有了奔頭,有了目標。

而莊子這邊同樣如此,普通莊員、中等莊員、高等莊員,最後透過考評的可獨立申請到其他地方開莊子,負責整個莊子土地的事務,生產和支出拿莊子紅利。

運輸隊這邊則是分線,楊巧月經過丹州府這次知道運輸力量的強大。

將運輸隊從南莊分離開,單獨成立一處莊子,讓表現突出,一直負責運輸隊統籌的阿真牽頭,他也是隨阿茂他們第一批進南莊的,第一個運輸驛莊便交給他負責。

允許擴充人手壹佰,接受所有人丹州十八縣的運輸業務,重點還是丹州和燕縣這條線。

每條線以距離、重量為衡量價格依據,她給出標準,由運輸驛莊執行。

這樣的改動惠及整個燕縣,更加提高了效率,連線四周縣、鎮的人口,成井噴式繁榮。

楊巧月還提前新增了空鋪子,隨時準備讓晉升的接管鋪子和新生意。

這一次大改進,明面花費就超過千兩,有錢就是任性。

新來的知縣簡直就是撿漏,躺著就有業績,楊巧月自然要讓他出點力,天下哪有那種便宜。

自然是讓楊承棟出面拜訪,讓新知縣牽頭修繕到丹州府和連線其他縣和鎮的官道。

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新知縣接手的燕縣庫房已經十分充盈,也是個想幹事的舉人,和楊承棟十分投機,應下此事,但是怕所需數額巨大,希望南莊資助一些……。

當然,也不是白白捐助,可以立碑感謝。

雖然立碑感謝非常虛,但楊巧月並沒有遲疑,丹州府到燕縣的官道修繕,能配合官爹的新政,也是丹州新南莊和燕縣的主要連線,能增加幾日速度,但從這方面也不虧。

更別說還能有個好名聲,立即應下,豪擲千金。

連新知縣都沒想到對方會出這麼多銀子,還這麼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