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賈配提前出發前往丹州府,預留了足夠的行路時間。

馬車有女眷,特地吩咐趕路求平穩。

兩個衙役技術熟練,馬車如履平地,走官道並不會感受到太顛簸。

楊晨不時拉起帷幔,看著兩側十分興奮,一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楊賈配見她隨意拉起帷幔,要是在鬧市,這樣的行為怕是會引來說辭,但眼下荒郊野嶺,難得出來便沒有說教。

當父親的都沒說,楊巧月更不會多嘴,閉幕養神。

這一路,楊賈配向她瞭解了許多關於菌菇、肥料這些農事。

楊巧月也沒有隱瞞,這些對父親考評都是有作用的資訊,這些成果放在她身上是沒用的,但是轉化成楊賈配所為那就是政績。

楊晨見父親一直只和楊巧月聊個不停,不是一驚一乍的打岔,就是隨意插話。

惹得楊賈配眉頭緊皺,楊巧月可沒有那個好脾氣,直接說道,“楊晨,在家或許沒什麼,你到了丹州,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那樣會被人說楊家沒教養的。”

楊晨臉上的笑容僵住,眼中露出怒意,一副委屈的模樣:“知道你懂得多,只許你說得話,我連話都不能說了嗎!”

聽到這胡攪蠻纏的話,楊巧月懶得搭理她,“你要這麼理解的話,我也沒辦法!”

楊晨見楊巧月不接茬,一肚子氣出不來,想要挑刺。

還沒等她開口就被楊賈配打斷,一臉嚴肅:“晨兒,你就是這麼和你長姐說話的?長姐教導,她說的沒有錯,道歉!”

楊晨緊緊抿著嘴,沒有開口。

“道歉!”楊賈配的聲音加重幾分,“不說話,這次回去之後以後都別再跟著出門了!”

楊晨見父親語氣十分嚴肅,萬分不情願地的說道,“長姐,對不起,我錯了。”

楊巧月隨意恩了聲,道不道歉她並未在意。

接下來幾日,楊賈配臉色不好看,楊晨不敢再多嘴。

從燕縣到丹州府,走官道需五日,他們顧及兩個孩子走得慢,第八日才到。

丹州府是楚朝南方經濟最繁榮的省府,交通要道,四通八達。

除了楚朝人還會有許多海外商賈、波斯商人來這裡做生意。

丹州府也是擁有楚朝最大的,唯一的對海外貿易港口。

楊家的馬車已經到了丹州府城門,喧鬧吵嚷的人聲不時傳來。

楊晨忍不住興奮想要拉起帷幔,楊賈配瞪了她一眼才沒作出這麼冒失的事情。

他們一行人並未引人注意,直接入了城。

大州府每日經過的豪華馬車無數,一架普通馬車自然不會引來人關注。

楊賈配是官府人員,來到丹州府是為考評公事,專門在驛站留宿,不必再額外花銷。

兩為衙役輕車熟路來到丹城驛。

一名年輕的驛站侍者十分機靈迎上前,熱情問道:“幾位官爺有什麼能幫上你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