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的作用,是個人都知道,所以他們震驚無比。

於是,本來就過得不太安穩的蜀地百姓踴躍報名。

他們報名了,原秦國百姓土著也開始報名,加劇雙方矛盾。

要知道工錢給的太高了,招人也不是無止境的,競爭巨大。

而且修建靈渠至少按年起步,包吃包住,還擁有數倍工錢,傻子才不爭搶名額。

然後又一個月過去。

修建靈渠的圖紙下發各地官員手中,按照圖紙上的指示,以及朝廷派出去的能人,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這一次,朝廷採取的是分段挖掘,按照指標從各地分工合作,最後進行聯通,這事進展的相當順利,沒發生摩擦的事情,各地也都井然有序進行。

一條又一條的運河,慢慢呈現雛形。

緊接著,趙亥又下令修路!

這條訊息一散出去,短時間內趙亥就收到了來自各大城池的奏摺。

奏摺中表示要朝廷撥款,他們那兒也要修路,有些路段破破浪浪,有些路段都是泥濘,一下雨就特別髒。

為此趙亥特意調查了一下大秦最新地圖,發現各地城主並沒慌,全國很多地方都沒有統一修建。

而且當前大秦有水泥,修成水泥路,將會給路況帶來質的飛躍。

要知道全國各地和長安不一樣,長安乃天子腳下,四通八達,早就不像以前一樣滿地泥濘,而是鋪上了水泥大道,對此當然不能厚此薄彼,要全國統一化。

先把破爛地段修好,再把其他大道也給替換成水泥道。

這需要一步一步來。

大秦當前發展不均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因為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錢去處理那麼多的事情。

沒有錢就沒辦法所有城池一起鋪水泥路,怎麼辦呢?

於是,三審六部又被趙亥召喚到御書房,把修路奏摺給他們看。

“陛下,路是肯定要修的,但也不是說修就修,得要錢!”宰相隱晦的嘆口氣。

現在各地都在修建靈渠,哪有那麼多錢去修路?

長安周邊的幾個城池先修,全國一起修是不現實的!

“蜀地漢地收繳回來的錢財不夠用嗎?”趙亥詢問。

以前大秦肯定沒那麼多錢,但接連收復兩個失地,錢應該是不差的。

“陛下,現在靈渠的修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若先把蜀地漢地收繳來的錢財用於修路,那靈渠的後期建造恐怕就沒有錢繼續了。”

宰相搖了搖頭。

錢雖然有很多,足矣讓大秦成為暴發戶的存在。

可開支也大了,全國需要墾荒的地方都在修靈渠,支出非常大,堪比天文數字,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肯定不能把這筆錢用在其他地方。

趙亥也懂這個道理,無力道:“那各地都得駁回去?就有選擇性的修?”

他才覺得大秦在他的統治下越發繁榮昌盛,然而沒錢的問題又來了。

難道繁榮昌盛都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