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感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僅是宰相,其他大臣也很不解,彼此對視一眼,都能發現彼此眼中的疑惑。
趙亥笑,“你們有沒有想過,蜀地一側為蠻夷,另一側沿海之外又是什麼國家?又有著怎樣神奇的東西?其實,你們都不知道對不對?”
沉吟片刻後,趙亥又道:“比如辣椒、紅薯,就來自海的另一端!”
如今他的聲望擺在這,想做任何決定,基本都不需要透過三審六部就能直接拍板定下。
但他還是守規矩,和三省六部共同商議,而非一家獨大,同時也希望他們能用心去做這事兒,不僅僅只是因為自己的命令。
“什麼?”宰相聞言大驚失色,辣椒、紅薯、居然是海域另端的國家傳進來的?
對於趙亥發明的一些產物,他們並不知道是怎麼來的,也很好奇。
可好奇歸好奇,也沒有深究,畢竟趙亥除了在食物上有所改革外,還在鹽、紙、武器,都動了很多改革,有太多太多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東西。
倘若每一樣都要追根究底,那他們也問不過來呀。
而且堂堂高官,也不好意思經常詢問。
現在聽到這些竟是從海外傳來,他們當即來了興趣。
趙亥笑的越發玩味,“對,世界很大很大,並不僅僅只有中原,中原之外有很多很多的國家,也有各種各樣的奇怪東西,倘若能把那些東西都引進大秦,將來大秦才會越發繁榮昌盛。
除了引進,自然還得引出,把自己國家的東西帶出去,才能掙更多的錢。”
比如後世的國際貿易,大秦只要開了先例,將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之上。
只要保持這種水準,將來大秦想怎麼掙他們錢,就這麼掙他們錢,都由大秦說了算。
“既如此,臣等對陛下的決策沒有意見。”想了想,宰相拱手行禮,大力支援。
雖說蜀地十餘萬百姓,都在天子腳下,或許會造成不安定因素。
只要派兵嚴格看守,秘密監督,就不是問題。
“好,那就這麼辦,先把百姓們安頓下來,再把降兵做一個規劃。
以及蜀地一代大量荒地的問題,也要儘快做下決策。”
“陛下,臣以為,不管何時何地,首先要保證農業,故而臣覺得要先開運河,讓百姓墾荒,保證糧食問題。”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基準。
如今大秦雖然年年都有存糧,可古往今來,人們都有一個根本的擔憂問題:來年若不風調雨順,糧食怎麼辦?
誰都不想過捱餓的日子!
趙亥點頭,“這是自然,那就安排下去,修靈渠,把各地需要墾荒的地方都統計一下,都修上靈渠!”
“這麼多?那得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宰相眼睛都瞪大了。
一條就已經夠嗆,非常艱難,還要各地都開靈渠,那得消耗多久時間?多少財禮、物力、人力?
“這是千秋萬代的事情。”
趙亥淡然道:“只要能做成,將是大功一件,功在千秋。
至於人力,完全可以向民間徵勞動力。
工錢不能少,要保證百姓們每日的吃喝,這事兒就只剩時間問題。”
對於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趙亥並不在意,他只想著功在千秋,雖然是大工程,但越大的工程功德就越大。
倘若靈渠不開,將來的民生問題也會出現一連串的隱患。
“行,那這件事得讓工部派人先調查,確定哪些地方可以開鑿。”宰相說道。
“對,先確定好方案,沒有問題之後再開動。大秦人才濟濟,開始動工之前,就可以發出昭告,廣納懂開渠一類的人才,聽聽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