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藉口(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問自己該不該殺?
答案是該,必須該,而且此人必殺無疑。
幾個呼吸,陡然睜開雙眼,原本的思索、遲疑、煩躁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果決!
“傳令,殺漢王!即刻!”
漢王必須死,不管怎樣都得死,就算不希望他死的大臣們心生不悅,他也必須要這麼下令。
蒙恬聞言鬆了口氣,兵部尚書往後踉蹌一步,也嘆了口氣。
雖說趙亥下了令,但他認為漢王活著比死了作用更大。
但當天子已經做好決定了,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於是,漢王被拉到午門。
半個月後,白起也傳來大捷,漢中邊境的十萬大軍幾乎殲滅,僅留幾百人回蜀國宣戰。
白起同時請命,順勢將蜀地收復。
趙亥沒有絲毫猶豫,命白起、蒙恬等大將,率領三十五萬大軍,與蜀國進行最後一輪收復戰。
戰爭開始,面對大秦大軍雷霆般的攻擊,蜀王氣的吹鬍子瞪眼。
想想自己二兒子,成了大秦俘虜,他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現在城內,所有蜀軍彙集起來,也不過三十萬人,在人數上和秦軍勉強抗衡,但奈何對方有炸藥。
不過他可不是漢王那軟骨頭,以為投降就能活命,最後還不是死路一條。
他立馬指揮三十幾萬大軍,分散,不與秦軍正面作戰,而是劃分為好幾個戰場,利用迴旋戰術儘可能和秦軍周旋。
同時派使者前往周邊的小國家,告訴他們唇亡齒寒的道理,讓他們務必與蜀國同仇敵愾,打退大秦。
但即便如此,每一個戰場的人數,秦軍依舊超過蜀軍,令人絕望。
蜀王參與其中一個戰場,他對戰爭有很透徹的瞭解,要知道怎麼做的,怎樣才能取勝,如何以少甚多,他都有研究。
在這一點上,他比漢王要優秀太多。
可……以多勝少,簡單!以少勝多,需要動的腦筋就大了。
秦軍共計三十五萬,蜀軍共計三十萬,還有炸彈,實在令人頭疼。
“援軍到了嗎?倘若蜀國保不了,依附蜀國而存在的小國家,還想存活嗎?”
蜀王一邊吼,一邊殺敵,他已經儘可能邊撤退邊作戰,等待援軍了,但依舊很難擺脫廝殺。
還好蜀國地勢相對不平,作戰起來,不容易出現死亡,算是一個優勢。
隨著戰爭開始,兩軍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其氣勢。
秦軍士氣高揚,蜀軍儘可能保持秩序,邊守邊戰。
交戰過程中刀劍無眼,不斷有人倒下,蜀軍士氣雖說低迷,但有漢國的前車之鑑,他們相對而言更加拼命,畢竟秦王不仁,說了降者不殺,最後還不是殺了漢王?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