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亥點頭,“倒也不急。蒙恬,你有什麼想法?”

蒙恬笑了笑。

“陛下,蜀漢地勢險峻,曾是先帝大公子的封地,但現在被漢王賊子竊取,您倘若以此地來命名皇子封號,等同於又將封地的名義給歸回大秦。

臣認為還是應當要以蜀漢之地進行命名的好,將來興許也可以把攻打回來的蜀漢交由皇子坐鎮,方可鞏固大秦基業!”

趙亥琢磨了一方,這不太妥當吧。

如此草率,就決定了自己的兒子封閉在此處啊?

倘若他們家的兒子要造反,或者兒子的後代要造反,不就可以效仿漢王了?

趙亥乾脆不做搭理,又將目光移向另一個大臣,“你說說。”

那大臣頓時感到意外,這種事兒怎麼會突然問他。

但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不如考慮一下漢道關外的三川?那處極為富饒,挑選出幾座城池,合併一塊也能成為封頂。

而且距離長安、其他各地都很近,來往方便,不會像這兒,大門一關就隔絕外界來往。

倘若將來有反心,也好攻打。”

這傢伙直來直去,卻深得趙亥心理。

趙亥擺了擺手,點頭,“行吧,那就按照你說的意思辦,封為三川王,封地就在三川!”

眾人一聽,算是明白趙亥的心思了。

這種王爺有名無實道,也從側面反映出趙亥壓根沒有想立他為太子的意思。

說來也是,區區婕妤的兒子,也沒那個資格當太子。

再說了,封這種有名無實的王爺,沒牽扯到利益關係的大臣都懶得上述彈劾。

一眾人拱手起身,“陛下睿智。”

趙亥嗤之以鼻,他們在想什麼他一清二楚,什麼睿智不睿智的,都是扯皮,於是立馬命人寫回信。

命令禮部挑選良辰吉時,以及按照皇子生辰八字取名,之後進行冊封大點。

此外,等孩子大一些,再在三川建造王宮。

建造完之後,等孩子長到十八歲,成年了,才能來自己封地!

這是規矩,也是培養皇家親情的一個計策。

倘若誰在沒有成年之前,就敢私自離開長安前往封地,將廢掉王爵,貶為庶民,律法嚴苛。

一切都安排好後,趙亥不由又嘆了口氣。

最是無情帝王家,他現在才深刻的體會到,生了個兒子要給他什麼待遇,都需要提前計劃好,並且還帶了一絲政治意味在裡面。

但他又不能無盡寵愛,亂了規矩,否則將來會一發不可收拾,出大亂子。

穿越之前他也看過很多歷史,知道最後亡國的根本在什麼地方。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去避免。

但不管怎樣,一定要處理好皇族內部的關係,家裡團結了,外地來犯,才能不負畏懼。

想了想,趙亥大手一揮,又道:“再加一條鐵律,後世子孫不得更改,誰敢壞了規矩,老秦家絕不承認此逆子為皇族!”

這話一出,所有人一臉驚訝。

“皇族之間,倘若誰惡意起兵造反,都將視為大逆不道,亂臣賊子,不管有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