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的主意,朕已經定下。”

“甚至,朕還要拓寬全國之中最最重要的幾條運河的河道,讓它能夠運送更多的商船。”

“至於水利和防洪措施,朕也要修建起來!”

“雖然前期的投入不小,但朕相信,很快,朕就能夠靠著運河,把這些錢全部都給賺回來。”

賺回來?

聞言,眾多大臣們面面相覷,都沒有懂趙亥具體是什麼意思。

這錢,怎麼就還能賺回來?難不成再殺幾個榆中會的組織?

趙亥當即笑笑說道:“自然是朕在疏通了水運之後,就會向各個運河的商船們,收取一定的稅利。”

“這種稅,叫做商人稅,一定是要比農民還有工匠們更多的。”

“這些錢,自然就部分用在全國水利的建設上,部分用在國庫和邊疆的建設之上。”

聞言,眾多朝臣紛紛震驚了。

向眾多商人收取稅賦,加大稅率,這是之前所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曾經也有人提出來這樣的事,但是卻都被反對了。

因為秦朝自春秋戰國開始,從一開始就不鼓勵商人經商,這會影響整個國家的風氣。

包括其他的六國,也都是這樣考慮的。

現在趙亥鼓勵經商,然後從商人頭上拿錢的思路,倒是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思妙想。

只不過,能不能夠實現,還是兩說。

眾臣震驚之餘,還是說出了心中的擔憂,“陛下,如此一來,眾多商船,怎會願意繼續做生意?”

“我們這等,又與那些收取過路費的強盜有何區別?”

趙亥聞言,當即皺眉說道:“胡言亂語!”

“朕豈能是跟那些匪類強盜相比?”

那些強盜綠林,是奪人性命,整船截獲,一點也不留,甚至所有人都要殺光,船都要拆掉賣銀子。

“而朕,不但護衛他們的安全,而且只是抽取一部分的稅款,根據他們的貨物運輸不同,抽取不同的稅款。”

“對於那些腰纏萬貫的商人來說,朕抽得稅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而且,如果朕能夠保證的了,所有商人的安全,到時候運河之上,商人商船絡繹不絕。”

“水師衙門的貢獻如此巨大,直可以刺激整個運河附近的所有郡縣的經濟發展。”

“如此一來,你覺得朕還跟強盜一樣嗎?那些商人到底是歡迎朕,還是歡迎那些強盜,你們自己心中應該有數。”

“到時候,這麼多的運河之上,商船來回流動,到時候,就有天大的各種收穫,是你等難以想象的。”

“到時候,運作之下,百萬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趙亥這超前的思想,將魏謙等人說的是一驚一乍,滿臉震驚。

他們沒有想到,趙亥的考慮竟然是如此深遠,而且意義竟然是如此重大。

在河上弄點水軍,就能有超過100萬錢的收益?這在古代以大秦種田百姓為賦稅基礎群體的朝廷裡,幾乎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