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一顆猶如石雕一般的頭顱靜靜的躺在草叢中,“做肥料吧!”李小白望向率先趕去的黑龍神,斯蒂文的屍首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

…………

帝都。

幾架古意盎然的馬車停在太學門前,少許涼風,吹走了炎炎夏日。

太陽已是高掛正中,在季夏的日子裡讓人感受到一絲不遜於奈子的火熱。

太學迎來了靈氣復甦之後的第一批學子。

對於靈氣復甦之前的太學來說,儒家學說在科學的力量面前早已衰敗了百多年。

靈氣復甦不但是武者的天堂,更是儒家盼之久矣能夠重歸廟堂的靈丹妙藥。

書院的先生們擊節高呼,僅有的數位學子都覺得歡欣鼓舞,揚眉吐氣,隨著太學步入正軌邁向巔峰指日可待。

三位先生身著儒家禮服緩緩地踏入太學,其中一位是女性,嬌小的身體上是一件紫色袍子,兩鬢泛白,她正是如今的太學祭酒。

吳可,字碧瑩,狀元出身,次年回到太學治學,三十年間,桃李滿天下,成為名滿天下的儒家魁首,現任太學祭酒一職。

只可惜,隨著科學引領世界,儒家走向沒落,國師曾言,碧瑩祭酒若是早出生百年,入閣拜相,甚至有可能成為世上第一個女聖人。

然而世事難預料,生不逢時乃是碧瑩先生一生最好的寫照。

有人說儒家已走向沒落,恰逢千年未有之大變。

哪怕在曾經的歲月裡,太學僅僅是作為大明最高學府的象徵意義,先生學子寥寥無幾,若不是歷代皇室重視儒家的感受,怕是太學早就不復存在了。

但不管怎麼樣。

靈氣復甦之後,碧瑩祭酒憑藉一身浩然正氣,可謂言出法隨,距離立地成聖僅差一步。

儒家,太學,在這一刻重現千百年前的榮耀與光輝。

另外兩位的身份也不低,雖然在太學的職位上略低於碧瑩祭酒,但是在外的名聲,甚至不輸於碧瑩祭酒。

年輕一些的先生名為王牧羊,劍道大師,號稱劍道唯二,十年前於劍閣與人試劍,皆敗,怒折佩劍,從此不再言劍。

年老一些的先生名為陸崖,術數大家,早年所著《術數全解》至今還是藍星數學領域的啟蒙之書。

門內都是太學的學子,這些學子早已在太學讀書多年,在此迎接新生。

其中一位學子腰間佩劍,身著學子長袍,偉岸的身影無不訴說著此人乃是新一代的太學翹楚。

“姜恆你聽說了嗎?今年的高考狀元以及榜眼都將入讀太學,聽說帝都大學的那些先生們都要發瘋了。”姜恆身邊的一位同窗低聲道:“而且從上面的資料來看,他們二人出生在一個邊遠小城,著實讓人不可思議。”

“那個狀元我雖然不認識。”姜恆望著離去的三位先生,淡淡道:“但是那個榜眼卻與我有緣。”

榜眼與你有緣?

同窗看了看榜眼上面的資料,那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啊?如果說月上嫦娥能有她那樣貌美,方才不虛仙子的稱謂。

話說。

他也認為自己和眼前的美女有緣啊!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們身為學子要以學業為重,紅粉骷髏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同窗撫掌輕笑,似乎在為姜恆的未來指明道路。

“章伊說到這裡我就不敢苟同,即使如今靈氣復甦,儒學有望,也要知道紅袖添香乃是歷代學子所向往之事,才子佳人方才是佳話。”另一位學子目不轉睛的看著榜眼上的資料,不但照片上的女孩子世所僅見,就連名字都是那麼好聽。

章伊搖了搖頭,看向姜恆:“你出身名門,更要把持自身,否則學業荒廢,你所在的家族豈不是失望至極?”

名門,家族。

這兩樣如同懸在姜恆頭上的利刃讓他二十來年如鯁在喉,只可惜隨著兄長的意外隕落,姜恆身為青州姜氏次子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他不但要拿回屬於自己的一切,還要將自己曾經名義上的嫂子徹底佔有。

“張儷,你可知道我等待這一天有多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