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巫妖稱霸一方
章節報錯
“現在看來倒是不虧本,不過以後可就不清楚,對方再暗我們在明,究竟如何還不可知。”一路打拼上來王歷可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轉眼一天過去,巫妖吸收魂力的最後一刻,天空散發五彩霞光,一副天降祥瑞的大好時光。
“看來葉真倒是比你厲害得多!”亡靈君主進化之時異象也沒有此時震撼,頃刻間鳥獸圍繞,眾多低階魔獸紛紛吸引而來,不自覺地朝拜著巫妖。
“這是什麼情況?明明骨龍才是死靈系最高階的頂峰魔獸,憑什麼,我都沒有!”王歷一副打抱不平的模樣,長長的龍尾似乎憤怒般甩動著。
煙霧散去,葉真自霧中走出,巫妖觸角朝地,一步一腳印,重力十足,看樣子倒是威武異常。
“不錯嘛!”骨龍興奮的衝上前去,纏繞在巫妖身側,兩隻高階魔獸纏繞在一起,這詭異的畫面,看的餘小黛有些雞皮疙瘩四起。
“你們兩個大男人要不要這麼噁心?”遭到對方嫌棄,葉真這才發現兩人詭異的姿勢,實在是有些異常。
“呸!誰說噁心!”骨龍身軀趕緊脫離開巫妖,四周魔獸見巫妖走出便都識趣的散開。
“這是多少階級?”葉真只感受到滔天的魂力在丹田中波動,身為魔獸自然沒有幻獸的面板操作,只能斷定對方是否實力相當,不過以餘小黛先前評定對方等級來說,巫妖已經來到大師階級,這一次不知能否晉升王者!
懷著忐忑的心情,開啟召喚師面板,識別眼前魔獸資訊。果然巫妖資訊躍然眼前,王者兩星!
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要知道人類探索之際,能達到大師階級的魔獸給召喚師與幻獸帶來的難度,已經是十分兇險,魔獸的攻擊力與防守力與幻獸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我才鉑金兩星!這整整比我高出兩個階級!”本以為進化為骨龍的自己已經很了不起,卻沒有想到對方吸收天烈牛蛟的魂力過後已經可以達到這般高度。
“行啊!葉真!日後在界外你便是可以呼風喚雨的存在,怕是難遇敵手!”
“不敢不敢,高階魔獸大都具有一絲神智,對於我來說他們一旦團伙行動,不可輕敵!”話雖如此,可身為王者階級的巫妖,哪怕是在遇到如天烈牛蛟三隻魔獸的團伙,也是可以抵擋。
“小弟都已經可以稱霸一方,不知道我這個大哥什麼時候才可以在內陸一鳴驚人!”無奈的嘆息聲再次響起,王歷絮絮叨叨的碎碎念早就叫餘小黛有了抵抗力,全當耳旁風一般。
“既然目的已經達成,我們已經出來十天時間,還有五天便要達到校長約定的假期,就不在這裡多留了。”餘小黛心中可是惦念著家人,不知餘爸餘媽在結界破裂後是否安全,只顧著王歷進階進化,倒是把他們忽略。
“好!一路順風!”白滾滾瞬間變幻而出飛行器,由於召喚師的進階,鯤鵬蛇鵜也隨之進階為鉑金兩星,這小傢伙倒是褪去了一身絨毛,看上去不在萌萌噠,果真是長大了,最為優秀的守護幻獸之一,鯤鵬蛇鵜作為水路兩棲的魔獸,上可如天,下可進水,倒是難得一見。
可達可達!鯤鵬蛇鵜揮動著自己剛剛褪去絨毛的雙持,高興極了。
“走吧!”十分不溫柔的餘小黛,一巴掌拍在其頭頂,小蛇鵜看樣子已經習慣了突如其來的問候,甩甩腦袋乖乖登上飛行器,戀戀不捨的盯著下方一草一木,果然幻獸對於這肆意馳騁的天地,儘管簽訂契約心中依舊十分嚮往。
騰空而起,飛行器凌駕於高空之上,俯瞰整個平原全貌,倒是有一絲波瀾壯闊之感。
“走!”嗖!一閃而過,近乎光速行駛,這就是高階召喚師旗下幻獸可以發揮的實力,就連白滾滾一隻騎寵都精進非凡。
來到邊境,劉連身死,加之近來東方界外魔獸異象頻生,防守要較當初更加森嚴。
“前面的召喚師看來人數眾多,飛行器過去有些太惹眼,還是步行趁機透過要好得多。”王歷感受到前方幻獸的氣息,這數量氣場可不是來時可以比較的。
“好!”飛行器於邊境巡視範圍外緩緩降落,在北方團隊待過一段時日,餘小黛對於界外基地巡視的範圍心中一清二楚,自然清楚探測儀都可以探測到什麼樣的訊號。
女巫法袍在身,與普通魔獸無異,加之張科研究出的障眼法,幾隻幻獸的魂力也可進行改造,探測儀下顯示只不過是普通魔獸氣息。
“你們說領主究竟是被誰殺的?”
“要我說就是黛碧長老!”
“黛碧長老?你在說什麼胡話!那黛碧長老可是自從那天過後就再也沒出現過,領主怎麼會和她有什麼交集?”那天隨劉連一同前去的召喚師,並未在白林面前說出實情,白林身為五大長老之一,先前可是沒少與界外作對,更是視界外眾人如仇敵,如今四大長老家族與四方界外聯手抵禦魔獸入侵,嚴防死守,卻不能改變雙方彼此間的成見。
“那天我就是和領主前去見了一夥人,不過領主將我支走,我倒是聽到他們所說有黛碧長老的名字!”男人回想著那天的情形,越想越是心驚,不知為何總是覺得劉連的死或許就是那夥人所為。
幾人聊著當時的八卦,絲毫沒有察覺,陰暗處餘小黛帶領著三隻幻獸,緩緩透過。
“他們說的領主不就是劉連?劉連死了?”探聽到些許談話的餘小黛,完全沒有從對方的談話中回過神來。
資訊量實在巨大。東領主劉連身死!竟然和消失已久的黛碧扯上關係?
難道說天羅組織操縱黛碧殺了劉連?天羅組織竟然在綦江統治下,依舊敢冒險?
“聽著倒像是那麼回事,不過就是不知道準確性如何?”以王歷多年經驗來看,道聽途說只可信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