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炎柒也熟悉西北,接道:「就算支援計劃立即暴露,西戎軍隊無論從永寧還是慶城,都不可能比顧小將軍先到此處,還能預先設埋伏。」

「除非......這兵馬早就進來了。這前腳才回西戎,後腳就發動進攻,怕是早就計劃好了,大朝貢或許只是來碰個頭,尋求掩護。」風華很快就從悲痛中恢復了清明,推演起事情發生的經過,「可城池也能拱手相讓嗎?小柒,我要你手中貴妃一派在鎮西軍的高階將領名單。」

「你是想去西北?」葉炎柒心中早有預料。

「西北我是肯定要去,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風華指向哥哥事發的地方,又緩緩指向失守的兩城。

「我要這些將領的名單是為了探底,許多人不過是想升官發財,並非叛國。鎮西軍不是顧家的一家的,只要軍中沒有叛國的內奸,作戰計劃也不會因為失了主帥進行不下去。我想,今日早朝會宣佈新的主帥吧,如此反攻兩城、收復西戎仍可推進。」

鎮西軍向來都是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及時支援和守住慶、同兩城,固然是最優的戰略,但哥哥必然還會有一套失守後的反攻計劃,所有的副將、長官,包括軍師處都知曉這套備用戰略。

見風華無心鎮西軍兵權,葉炎柒稍稍鬆了一口氣,「我們猜測父皇或許會讓主帥之位懸空,而是派出一個皇子去監軍,如此......」

「如此,也相當於變相收回兵權,好主意。」風華面露譏誚,「那你們覺得誰最有可能被派出去,無非就你們三個了。」

「朝臣必然會推選瑞王,他看起來也是最適合的人選。」葉炎柒說道。

原來如此。

先拱手相讓,再裝模作樣地打回來,真是天大的功勞。

風華想明白了,冷笑道,「好手段,犧牲上萬將士性命就為了掙軍功,那你們呢,難道坐以待斃嗎?」

「父皇不願意看見一家獨大,因此最有可能的便是,派兩皇子各負責一城,我會爭取出徵。」葉炎柒將與太子商討的計劃和盤托出。

早朝,正如葉炎柒所料。

「陛下,微臣認為御北軍的張將軍可緊急調任鎮西軍。」

「微臣認為北面的防範不可掉以輕心,而南方局面已穩,撫南軍的陳將軍可支援鎮西軍。」

「西北局勢與南面大不同,還是張將軍更適合。」

一開始,是南北兩軍的調任之爭。

皇帝怒道:「從南北軍調任主帥?這不是在告訴他國,我大炎無人能打了?那賊人不直接打上門!」

「陛下息怒,其實鎮西軍的作戰計劃完善,並非需要主帥坐鎮,派皇子監軍也可穩定軍心!」兜來轉去,終於有人說出了符合皇帝的想法。

皇帝終於露出了一絲滿意,「哪位皇兒願意出征?」

只見三位皇子皆向前一步,拱手道:「兒臣願為父皇分憂。」

「縱觀三位在朝的皇子,太子殿下需坐守京中穩定大局,恭王殿下腿疾初愈不宜遠行,瑞王殿下有些武藝傍身,是最適合的人選。」

「可微臣認為東宮太子替父監軍,如御駕親征,不僅能穩定軍心,更能振奮軍心。」

「恭王殿下也不差,在大朝貢宴會上,將西戎小王爺打下場,正適合對戰西戎。」

「微臣認為瑞王......」

葉炎柒只覺得心累,但也沒有理由苛責他人,自己不也是在等著時機嗎?若是風華在這殿上,怕是早就跳起來,指責他們多繞一圈,西北的將士就多一分危險。

最終,中立的老狐狸說出了皇帝的心聲,「兩城需反攻,不如派兩位皇子各負責一城,看看他們的表現,再決定收復之戰怎麼打,陛下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