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8章:王允的陣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0058章:王允的陣法
白水河邊,人聲鼎沸。
彭脫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了,面色輕鬆,他輕輕提了一下馬韁繩,座下的戰馬昂起頭來,“咴……”長嘶一聲。他遙望著白河對岸,等到最後一船士兵渡過了白水河,彭脫開心地大笑起來,他身邊的黃邵、張半仙,也跟著哈哈大笑。
這幾天來,可是彭脫最為開心的日子,不僅搶足了夠一年的糧草,而且還抓獲了張讓一家大小三百餘口,並把張讓的家挖了個底朝天。怪不得朝廷大臣都說宦官及其家人們貪贓枉法,僅僅張讓的家裡,他們就搶來了一百多車金銀、五銖錢、財寶,就憑張讓一家的財物,七萬多黃巾軍吃上三、五年沒有問題。
然而更舒心的還是擺脫了幽州騎兵,只派了一部分新抓的精壯,裝上幾十車糧草,就把幽州騎兵引走了,大軍才得以迅速南下,順利渡過白水河。看來這幽州騎兵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厲害,略施小計就能把他們騙得團團轉。
所以這一切,都是得益於軍師張半仙的謀劃。每一步行動之前,張半仙總是要沐浴更衣,焚香祭拜,祈求上天保佑,而最後總是如願以償,以至於現在彭脫和黃邵連紮營都要請張半仙看看風水,免得大營安扎的方位不好衝撞了自己的好運。
根據張半仙的安排,在抓獲張讓家人的當天,彭脫已經派張讓家的一個管家去給張讓送信,要張讓請求皇上特赦彭脫、黃邵等人,並給他們一處地方為官。
彭脫、黃邵已經和張半仙商量好了下一步的計劃,在汝南大肆搶劫一番後,再補充一些青壯,就退到汝南慎縣一帶,那裡背靠大山,可進可退,就是朝廷不答應他們的條件,也可以與官軍周旋。
平輿城外,刀槍林立。
接到黃巾軍搶渡白水河的訊息,可把王允高興壞了,他一方面發出徵調令,徵調汝南各縣鄉勇,火速趕往平輿集中,一方面帶領豫州官兵親赴平輿,坐鎮汝南,企圖把彭脫黃巾軍一舉殲滅在平輿城下。
王允本來是朝廷侍御史,黃巾起事,汝南太守趙謙兵敗,朝廷震驚,為了迅速鎮壓黃巾,朝廷特別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同時徵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擔任王允的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
在鎮壓譙郡、葛坡等地黃巾軍時,王允初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韜武略。預先,王允廣泛徵求從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見,設計了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過程中,王允親自披掛上陣,大顯身手,徹底擊潰了譙郡、葛坡等地的黃巾軍。
信心滿蓬的王允並沒有把彭脫、黃邵放在眼裡,到達平輿後,得知彭脫、黃邵正在西華、徵羌、汝陽一帶大肆搶劫,便決定帶領一萬多豫州官兵,五萬多鄉勇前去攔截,防止彭脫、黃邵逃往汝南南部。
又是一個大好的睛天,天空中沒有一片雲,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裡。而王允此時卻意氣風發,這可是個出兵的好兆頭,清癯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不高的身材立在馬上倒也有幾份英武,左手輕撫著開始發白的鬍鬚,雙目炯炯有神,掃視著他的軍隊。
“出發。”
王允得意地一揮手,浩浩蕩蕩的豫州官軍和汝南鄉勇就往北進發。作為一個文官,指揮千軍萬馬作戰,心中的豪情由然而生。他似乎看到了立功的機會,在他看來,彭脫、黃邵經過長社、陽翟之敗,肯定是殘兵敗將,倉慌逃命,黃巾軍根本無還手之力。
因而,他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錯誤的決斷,竟然放棄汝南堅固的城牆,帶著七萬多官兵和鄉勇,向彭脫、黃邵大軍迎了上去。
他這樣做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是擔心彭脫、黃邵不攻平輿,繞道而過,直接逃往汝南南部。一旦黃巾軍逃過平輿,那就糟了,到時候黃巾軍背靠大山,腳踏慎縣、汝陰等地,要想剿滅他們,難度更大。
王允手下的豫州官兵,多少都經歷過戰陣,這也是他有信心與波才作戰的保證。
從事孔融可是個天下聞名的大神童,孔子的二十世孫,四歲讓梨的故事傳誦了幾千年。也是當代的大名士,聰明機智,才華橫溢,自視甚高。不過他的主要才智都表現在彰顯儒術、薦舉賢良、吊死問生等方面,至於說到用兵打仗,這位大名士可就出盡洋相了。他對於王允的衝動,不僅沒有規勸,反而更加賣力的鼓勁。
“彭脫、黃邵乃黃巾賊首,剿滅他們,大人當立不世之功,名震天下,萬古流芳也。”
尚爽倒是個謹慎小心之人,雖然也是當代名士,與他們兩人相比,功利心倒是小了許多,也不大願意冒險,覺得還是穩打穩紮的好。
“大人,那彭脫、黃邵黃巾軍在穎川大肆搶劫,又抓了不少的青壯,如今糧草充足,士兵已達十萬之眾,且久經陣戰,彪悍異常,實乃一夥妄命之徒,我們還是依城據守的好。”
此時的王允已經被幾場勝仗衝昏了頭腦,哪裡聽得進去這話。朝廷最負盛名的大將皇甫嵩、朱雋一敗再敗,而自己百戰百勝,這說明自己就是大將之才。尚爽的話讓他心裡頗有些不痛快,臉上也有些不悅。
“那彭脫、黃邵兵敗而逃,惶惶如喪家之犬,還敢與我們決戰嗎?何況他後面還有幽州義軍的追兵,他敢停下來與我們糾纏嗎?”
王允義正嚴辭,把尚爽問得說不話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悻悻地走開了。也難怪,自從王允領兵以來,哪一次看錯了呢,他總是判斷準確,用兵如神,一次又一次地戰勝黃巾軍。
那些官兵將領們也面露嘲笑,不屑地看著尚爽,彷彿在看一個膽小鬼一樣,讓尚爽的自尊心掉到了地上。他再也不敢說什麼,乘乘地跟著王允出發了。
這管怎麼說,王允也是個才子,多少也懂得打仗,雖然沒有受過什麼軍事訓練,可是古代的兵法書還是自學過幾本,也算是自學成才。當斥侯準確地告訴他彭脫、黃邵的位置後,他帶著近七萬人馬迅速佔領了通往汝南的必經之路——王家坡。
要說王允選擇的這個戰場,還真是不一般的高明。那王家坡是汝南北部通往汝南官道上的一座大土坡,雖然不是很高,但畢竟是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如果守備得當,彭脫、黃邵定然逃不過一劫。
王允有充裕的時間來擺兵佈陣,按照他從書本上學來的陣法,和這幾次與黃巾軍對陣的經驗,再加上自己對陣法的理解和發揮,擺出了他最得心應手的防守陣形。待他一切準備停當的時候,彭脫、黃邵的前鋒才姍姍來遲。
擔任前鋒的正是黃邵,一看王允的架式,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對手。沒有讀過書,更不知道陣法的黃邵摸了摸腦袋,連忙命令隊伍停了下來。自從有了張半仙,他也學得冷靜多了,他沒有急著進攻,而是一面扎住陣腳,一面派人向彭脫報告。
彭脫知道了王允在路上擺開了大陣,先是楞了楞,連忙把視線轉移到張半仙身上。張半仙的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但是轉瞬即逝。他衝彭脫笑了笑,臉上又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