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這個問題,永久心中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有了這些幫手,永久就派他們到涿郡、上谷郡、代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等幽州所有郡去張貼榜文,招募鄉中勇士。

據說橫掃歐州的蒙古騎兵每人有六匹馬,永久有近十萬多匹良馬,按每人配備六匹馬計算,可以招募一萬名鄉勇。不過永久並不準備招那麼多,關健是養不活。現在流民遍地,只有你有糧草,你就是招十萬人都不成問題。永久只准備招五、六千人,全部訓練成為騎兵。而且這是在內地作戰,永久認為每人帶三匹馬足矣。

幽州地處北疆,常年與胡人打交通,百姓多數善騎馬,很多人家還自備有馬匹。因此,招募本地人作騎兵,還是很有條件的。而涿郡是幽州最大的一個郡,轄有七個縣,六十多萬人口,僅僅涿郡一個地方,招募五千鄉勇就應該不成問題。不過為了將來著想,他還是決定面向整個幽州招募。

正在四處聯絡賣馬的張世平、蘇雙得知永久和兄弟們招兵買馬,準備起兵,欲圖大事,連忙主動找上門來。一見到永久,張世平就象放連珠炮似的說了一通。

“永久兄弟啊,看不起我們哥倆是吧?招募鄉勇,起兵剿賊這麼大的事也不跟我們說一聲。呵呵,什麼也別說了,我們哥倆決定了,這次我們投在買馬上的錢不要了,我們的馬匹全部相送,並另贈黃金五百兩,白銀一千兩,鑌鐵三千斤,以資軍用。”

真是仗義疏財的俠士啊,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果不其然,永文不竟有些感動。後世許多人說當年張世平、蘇雙資助劉備是被劉備騙的,看來真是無稽之談。

“多謝兩位兄弟慷慨解囊,目前正是用錢之時,我也不跟兩位兄弟客氣了。我們招募的鄉勇,準備全部訓練成為騎兵,這樣馬匹的餵養、管理尤為重要。我欲聘請兩位兄弟為我等義軍掌管馬匹,不知兩位兄弟意下如何?”

看來張世平、蘇雙早有此意,逢此亂世,誰不希望藉機崛起?他們可是親眼見過永文眾兄弟的武力,跟著這批人,平定了黃巾,還不得弄個一官半職。

“願為永大哥效犬馬之勞。”

“那就有勞兩位兄弟,馬上為我們去招募鐵匠、木匠、皮匠、裁縫、醫工、廚師等各種工匠,讓他們隨軍為大軍服務。”

“遵命。”

挑先士兵的任務就交給了高順,這些兄弟之中,就數高順最有耐心,且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他招的新兵全部是接照騎兵的要求招得,一個個身高體壯,能騎善射,幾乎不用怎麼訓練,就能上陣殺敵。

正因為高順招兵嚴格,以至於招了三天也沒有招齊,反而把好些來應徵的擋在了門外,由於報名的人多,足夠高順慢慢挑選的,永久也沒有在意。

可是第四天,來報名的突然一下子少了好多人,細問之下才得知,原來涿縣城裡除刺史郭勳大人、太守魏攸大人招官兵、永久招義兵外,又多了兩家招兵的,許多青壯都跑到那邊去了。

“李虎、李豹,快去打聽打聽,究竟是什麼人在涿郡招兵?”

對於打聽情況,李虎、李豹兄弟倆可算是輕車熟路,現在他們倆算是成了永久的專業情報員了。兩個人騎馬出去溜達了一圈,帶著永久所要的情報就跑回來了。

“大哥,那兩個招兵的雖然也是招的義兵,可是大有來頭喲。一個是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另一個是漢室宗親劉備。很多幽州青壯聽說他們兩個都是朝廷北中郎將盧植的學生,都投他們去了。”

“啊……那劉備不是為我們買鞋子去了嗎,怎麼會在這裡招募青壯的?”

永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真是冤家路窄啊。那公孫瓚是朝廷官吏,招兵平賊自己想攔也攔不住。可是這劉備自己不是已經安排人趕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真是打不死的小強啊。

“大哥,就是因為他為我們買鞋子,結識了兩個大布商。這兩個大布商聽說他是漢室宗親,又有心起兵平賊,就資助了他不少的錢財,幫他招募兵勇。今天剛剛開始招募,就聽說他已經招了五百多人。”

原來是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永久後悔的恨不得給自己在嘴巴。找什麼理由不好,偏偏讓他去買鞋,這不是幫了他的大忙嗎?看來這個漢室宗親的招牌還真是管用啊。

現在可好,他們兩人一個是朝廷官吏,一個是漢室宗親,都比自己有來頭,再加上幽州刺史郭勳,誰還來投自己?搞不好連自己已經招來的青壯都要跑了,得趕快想辦法。

“看來得把我做生意的那一套用上了。”

當天下午,永久就命人在招兵操場上掛起一塊大大的橫幅,上書“奉旨平賊,比武招兵”八個大字。又在操場裡貼出比武招兵的榜文,聲稱公開、公平、公正地比武選將,凡能騎善射、武功高強的青壯,憑比武的名次,直接任命為十伕長、百伕長、千伕長。

比武的內容首先就是騎馬射箭,過關後再進行騎馬對打。騎馬對打實行抽籤迴圈淘汰制,這樣也給被高手淘汰的青壯第二次、第三次比武的機會。

為了壯大聲勢,永久讓張世平、蘇雙請來了鄉村的樂鼓手,在招兵的操場裡大吹大擂,那刺耳的嗓音震得整個涿縣縣城都為之發抖。

有了這麼大的聲勢,永久還不罷休,決定要玩就玩個轟動的。他命令所有的騎兵出動,又從鮮卑女人中挑選了一千個身強體壯,青春貌美的,身著漢人衣服,騎上鮮卑人的高頭大馬,穿上皮甲、掛著馬刀,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在涿縣縣城巡遊,把涿縣縣城的居民都吸引到了街上,發出一陣陣的歡呼。

“天啊,好威武的騎兵,這下黃巾賊肯定不敢來攻打涿郡了。”

“這是誰的騎兵?永久的?張飛張大公子資助的?真是財大氣粗啊。”

“呵呵,那可是我們涿郡人自己的騎兵。這下再也不用擔心黃巾賊了,今晚可要睡個安穩覺。”

“天啊,還有女兵?真是聞所未聞啊,好漂亮的女兵啊。”

“快看啊,女兵過來了啊。”

這一下不僅是轟動了涿郡,連整個幽州都轟動了,不幾日就傳遍了冀州各郡。來報名參軍的青壯那是絡繹不絕,每天都有一萬多人,連已經在公孫瓚、劉備等處報名的青壯又跑了過來。

然而高順卻嚴格把關,兩天就招齊了永久計劃的人數。可是報名的仍然把操場圍得水洩不通,更有的青壯聲稱自帶馬匹和裝備,志願參加永久的義軍。特別是那些來自冀州各郡的青壯,還在不斷地往涿郡趕來。

“永大哥,還是擴招幾千人吧,這些人圍著不走,可不能冷了天下壯士的心啊。”

張世平看著這些遠道而來的青壯,心中甚是高興,特別是有好多青壯還是來自他們的家鄉中山郡,便勸永久收下。招收義兵是沒有軍餉的,無非是管他們吃喝,多籌集些糧草就能解決了。

“那好吧,就擴招五千,招一萬人吧。”

﹙各位大大,新手上路,多多關照。有票的你捧個票場,沒票的你捧個人場,漢江刁子魚在這裡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