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康氏才平靜下來,擦著眼淚道:「只是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回過孃家,跟他們徹底斷了來往。」

「那宇文家為何不跟我爺說,反倒去康家求親呢?」

陳果想,當年要是他爺奶提前知道這事,可能就不會任由康氏的孃家,把事情弄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康氏紅了臉,扭捏了一會兒,才有些羞愧地道:「我跟他其實早就認識了,那是在見到你爹之前的事了。」

當年,十幾歲的康氏與宇文軒是在一次趕集時邂逅的。

宇文軒雖然年小康氏幾歲,但卻長得高大英俊,那時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一些。

兩個人可以說都是一見鍾情,只無意中的一面,就互相都產生了愛慕之情。

可兩個少年人交談幾句種下情根後,卻忘記了詢問彼此的姓名、住址。

不久,陳果的爹喜歡上了康氏,陳族長不惜代價地說通了康氏的孃家人,硬是把康氏娶回了陳家。

康氏雖然心裡已經對宇文軒有了意思,但一個小女子怎麼能抵得住家裡人的壓力,更何況她當時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只能把這份心思藏在心裡。

等康氏成了親,嫁到陳家灘之後,與宇文軒在村裡再次相遇,才知道了彼此的身份,但卻已經是妾已有夫了。

宇文軒因為錯過了康氏,很是沉淪了幾年,一直不願婚娶。

好在後來,陳果的爹成親沒有幾年就去世了,宇文軒這才峰迴路轉,有了機會。

他早就讓人摸了陳族長的底,知道他不會放康氏再嫁,所以就避開陳家,費盡心機地去康家求娶,最終抱得了美人歸。

有著與宇文軒前期的感情基礎,康氏再婚後過得很幸福,唯一讓她日夜不安的就是感覺愧對了兒子,同在一個村子裡生活,她都沒法讓陳果接受她這個親孃的關愛。

聽完康氏的講述,陳果那本就沒有多少的心結,一下子就解開了。

他相信康氏說的都是真的,他早先也聽說過康氏與孃家人斷絕來往的事,對宇文軒與康氏的恩愛更是知之甚多。

陳果最後道:「娘,我倒是沒有什麼,不管怎麼說咱們都是骨肉親人,但,我爺年紀大了,我也不能讓他傷心。」

一聲娘叫得康氏眼淚又噴湧而出,她強忍著喉中的嗚咽,說:「娘知道,娘不要你做什麼,只要你心裡認我這個娘就行。你爺奶帶大你很不容易,現在你奶已經不在了,你要好好孝敬你爺,千萬別為了咱們的事讓他老人家生氣。」

那天晚上之後,不知道康氏是怎麼跟宇文軒說的,結果就是,宇文家再也沒有去李族長家提僱傭壯漢的事。

兩天後,賀家窯的人就歡歡喜喜地來甘薯田裡幹活了。

趙大狗特意跑來感謝四盛,他告訴四盛,宇文管家這兩天都沒來強迫他們下地幹活了,前幾天一直在村口蹲著不讓他們出村的那些長工,也不見了。

宇文家今天已經有人在賀家窯的田裡幹活了,他們打聽過了,那都是從賀家窯的鄰村僱來的長工和短工。

趙大狗遲疑了一下,還是告訴了四盛,他們村的三個小夥子被宇文家的人打了一頓。趙大狗說那是魯莽的代價,那幾個人捱了打,卻被村人無視了,還遭了家人的數落,氣得兩天都不跟人說話,不過今天還是被叫來下地幹活了。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夏天早就過去,秋天也已經過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