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呸,呸,什麼糧食這麼難吃?怎麼還有種麻澀的感覺?」

稟事的大臣嚇得慌忙叩首,一時回不上來話來。其實,他根本沒有機會嘗一口土芋的味道,哪裡知道它是不是有麻澀的感覺呢。

老皇帝漱了口,看著匍匐

在地的大臣,輕飄飄地道:「這東西哪裡有米麵好吃,不種也罷。」

想到自己的任務,大臣硬著頭皮道:「皇上,這土芋雖說不好吃,但據說畝產可是有兩千斤呢,要是能大面積種植,可以讓百姓的糧倉充盈許多呀。」

老皇帝扶著又開始昏沉的腦袋,不耐煩地道:「朕治下的百姓都是***米細面的,你讓他們種這種東西給誰吃?產量再高也是浪費土地,浪費人力。」

「皇上……」韗

大臣還要解釋,老皇帝擺擺手打斷道:「行了,這東西也不是不能種,只要不佔用良田,誰想種就種去吧,朕不禁止就是了。」

「謝皇上恩典。」大臣伏在地上磕頭,冷汗把朝服的後背都洇溼了。

皇宮裡的這一幕,很快就傳到了惠王的耳中,「你們不用再說了,父皇都說那土芋不是什麼好東西,你們還有什麼可緊張的?」

幕僚道:「土芋雖不好吃,但產量的確是高,如果真讓明王他們推廣成功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呢。」

惠王不以為然,「什麼功不功的,父皇連良田都不讓他們佔用,他們還怎麼推廣得了?你們也不要草木皆兵了。」

八月中旬,高夫子病了,他呆呆地躺在床上,吃不下飯喝不下水,誰來勸都沒有用。

別人不瞭解,魯有慶卻是知道的,高夫子自從收到了京城的回信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的。韗

魯有慶見洪亞欣趕了來,趕緊帶著她去看高夫子。

兩個人勸了半晌,高夫子才沉痛地開口道:「洪丫頭,你們應該知道我為何不願意再回京都了吧?」

洪亞欣和魯有慶都默然,高夫子是原太子太傅高崇的長子,是大聖國頗具影響力的大儒,一直沒有出仕,只在一個書院做山長。

高太傅隨太子一起仙去後,聽說惠王和明王都曾經去請他做幕僚,卻都被他拒絕了。

後來高夫子,所在的書院裡,幾位有名望的夫子,陸續被其他幾個書院挖走了,書院的學子人數驟減,恰巧高夫子的母親病重,他便關了書院,回了老家。

至於高夫子處理完家事後,因何不願再去京都,洪亞欣和魯有慶並不知情,但猜測應該朝政脫不了干係。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