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他們走錯路的路人,也是來秦州府落戶的。他們是兩戶人家,一家是周暢家,另一家是肖騰江家,兩家人是在路上遇到的,一起搭夥走了一個多月了。

巧的是這兩家落戶的地方與八家人都不遠,周暢家被分到了大涇縣,與青原縣是鄰縣;而肖騰江家就更近了,與八家人分在了同一個縣,只是不在一個村鎮罷了。

難得遇到了同路人,周、肖兩家的馬車便跟在八家人車隊後邊一起走。

周暢和肖騰江兩個人都是四十出頭的漢子,比魯有慶大不了多少,周暢又是個愛交友愛說話的,硬是拉著肖騰江跟魯有慶、四盛一起跟著車隊步行,四個漢子邊走邊拉話。

周暢是晉府的一個小地主的兒子,家裡兄弟兩個,有四五十畝良田,也僱著兩個長工,日子過得還算是富足。

周暢一直想要當大地主,做夢都想擁有幾個田莊,種上幾百畝地,想得他甚至給兩個兒子都取名叫周多地和周肥地。

但周暢的家鄉人多地少,田地都比較分散,一般人家輕易不會賣地,即使遇到有賣地的,也只是賣上一畝兩畝的。

在過去的十年裡,周暢費盡心機才買到了四畝多地,這讓他很失望,按這個速度,他到老都無法實現當大地主的夢想。

一個偶然的機會,周暢聽說了秦州府分地開荒的事,此時他爹孃已經過世,兄弟倆也分了家,周暢沒有牽絆與掛礙,便毅然變賣了自家的房屋田地,帶著媳婦和兩個雙胞胎兒子來秦州府追夢來了。

肖騰江來秦州府的原因就沒有那麼浪漫了,他是為了自家媳婦出來的。

肖騰江是濟府附近的人,也算是富裕人家,家裡兄弟多,都成親生了子,人丁興旺的一大家子都在一起生活。

肖騰江的媳婦李氏是個只會低頭幹活,不善言辭的軟和性子的婦人,很不得肖母喜歡。

李氏每日裡從天明悶頭幹活到天黑,幾乎承擔了全家所有的家務活,卻還常常被肖母打罵,動輒找個藉口就不給飯吃。

好好的一個媳婦被熬得形如枯槁,肖騰江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在孝道和親孃絕對的權威面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終於,肖母又因為李氏偷吃了一個饅頭,打得她三天下不來炕。

後來,肖騰江弟弟家的小兒子當眾說漏了嘴,才讓李氏偷吃的事水落石出。

原來,那個饅頭並不是李氏偷吃的,是他偷偷拿了去逗鄰家的小黃狗了。ap.

這事讓肖騰江再也忍不下去了,冒著淨身出戶的風險,向爹孃提出來要來秦州府開荒的想法。

經過兩個月的抗爭,爹孃終於鬆了口。

肖母雖看不喜歡李氏,但也還是心疼自己兒子孫子的,在肖騰江離開前,叫了村長來公平地分了家。

把肖騰江應得的家產都折成銀子給他帶上,才送他出了門。….兩個人豪爽坦蕩的性子很對魯有慶和四盛的胃口,也說了幾家人家逃災避匪,歷經了千難萬險走到這裡的經歷。

周暢道:「咱們都有不一樣的過去,但一樣的是,咱們都是從外地遷來秦州府的人,都是從今春開始分地落戶的人,出門靠朋友,咱們幾個朋友以後可要互相幫襯著,把日子過到人前去,爭取早日當上大地主。」

四個漢子互相拍打著肩膀,齊聲道「好。」

說話間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