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何時君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玄姬輕聲道:“那時已是夏天。”
兩人並肩慢慢走到門樓,秦亮站定,轉身說道:“前廳有長史傅嘏、諸將等著我,姑不用再送,就到這裡罷。”
玄姬點頭應聲,停下了腳步。秦亮抱住她,她隨即也抬起雙臂、用力地摟住秦亮的腰。
跟在後面的侍女見狀,立刻把頭扭到了別處。
這時秦亮才意識到、剛才可以不用穿甲冑的,這會隔著兩層鐵甲擁抱玄姬、感受不到她的體溫了。不過他仍然能感覺、玄姬的身體很柔軟,尤其是秦亮胸甲下面的位置。
此番秦亮出發的陣仗,至少在場面上、全然比不上去年秋季王凌出征的情況。
或因去年王凌是對外作戰、秦亮則是在內“屯田”的緣故,皇帝曹芳不願意出宮相送。曹芳雖未親政,但終歸是皇帝,他不願做的事、別人也很難勉強他。這種事,也沒有必要強求。
像當時的平樂觀典兵,主要還是禮儀和表演,沒有實際的作用。當時典兵之後,許多人馬根本沒出城,又重新回到了軍營等了幾天。
今日一早有許多同僚好友、以及宮裡的張歡等人,一路送秦亮的人馬到建春門外,場面很熱鬧。只是沒有皇帝親自送行,禮儀的規格確實低了不止一星半點。
秦亮甚至懷疑,曹芳不給面子、純粹是因為對征討毌丘儉的事不滿!說不定郭太后猜測的,曹芳的密使與毌丘儉聯絡過、也可能真的。
什麼屯田只是個說辭,畢竟毌丘儉還沒叛、就談不上平叛。此時的動靜,已經完全瞞不住世人。
因為文欽帶領的騎兵部隊,走的是孟津關渡口,直接過大河(黃河),明顯是衝著北方而去。
孟津關在邙山北面、靠近大河的地方,渡過大河就是河內郡。那是其中一路人馬,而秦亮的軍隊也分成前後幾路,先走皋關去東邊,然後分別選渡口過大河。
各路人馬須得先分開走,等靠近幽州時,再匯合到一起。
秦亮帶著上萬步騎、剛到大河渡口,大軍還未全部透過浮橋,他先過了河。就在這時,騎著馬的杜預忽然尋到了中軍。
fo
只有寥寥數騎望著大旗而來,秦亮也勒住坐騎,觀望著來人。杜預從大路一邊行至跟前,下馬揖拜,不及寒暄、徑直說道:“毌丘儉反了!”
秦亮脫口道:“果然是反賊,早有反心。”
他心裡早有預料,忽然聽到這個訊息,談不上震驚,卻也有點意外。毌丘儉動手真是相當果斷!
杜預引薦身邊的人時,秦亮才知道,與杜預同行的人裡、竟然有程喜!秦亮沒見過程喜的面,所以沒人介紹就不認識。不過秦亮在洛陽時、自然瞭解各地的大將的情況。
程喜什麼都沒帶,居然直接跑路?他那麼大的官位、做事必定不用聽杜預的意見。秦亮暗罵一聲,忽然想起了諸葛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