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君子觀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豐笑罷,說道:“心懷叵測的奸臣,人人得而誅之!我先走,爾等一個個也逃不掉!世間有忠奸黑白,自有人收拾爾等。”
令狐愚冷冷道:“將士們在外征戰,衛將軍等殫精竭慮拱衛都城,陛下、殿下都曾說過,幸有肱骨之臣維持大局,天下方不至大亂。何奸之有?
反倒是爾等,暗藏利刃於君前,竟在殿堂之上、當眾圖謀朝廷大臣,是何居心?不顧國家安危,趁敵國用兵之時,在朝中挑起禍亂,比敵國更可惡,其心可誅!”
事到如今,勝負已定。還跟李豐講什麼理?眾目睽睽之下,什麼理也不用講,不言自明!
而且講道理的話,有一個漏洞。如果皇帝認為秦亮是奸賊,那麼從法理上是說得通的,如果皇帝為李豐等辯解,那就尷尬了。
好在曹芳一聲不吭,似乎被場面嚇到了。畢竟曹芳才十四五歲,大多人這個年紀、豁不出去性命是正常反應。
不過與李豐當廷講理,確實沒什麼用。
秦亮便開口道:“相干人等,一律押送到廷尉審問,把參與的人、幕後的人全都查出來!”
侍衛將士抱拳道:“喏。”
兩個甲士過去按住了李豐的膀子,李豐卻忽然猛地一甩,“哼”了一聲道:“我自己走!”
他從秦亮身邊走過時,忽然轉過頭來,用僅剩的一隻眼睛,直視著秦亮的臉。秦亮瞟了他一眼,也轉頭看著他。
雖然秦亮與李豐的交情不深,但在東堂、尚書省也經常見面,算是個熟人。之前的禮儀客氣,早已不復存在,卻莫名生出了相互的憎恨。
“哈哈哈!”李豐忽然又大笑了一聲,但沒再說話。他在甲士的押解下,靠近大殿門口,再次發出了一聲詭異的大笑。
南邊許允要被押走,這時他也大聲說道:“可惜阿,有心殺賊,功敗垂成!諸位公卿,真義士,便都應拿起劍,殺權臣、保社稷!”
他接著向上位俯拜,稽首四次,什麼都沒說,起身便向外闊步而行。
秦亮當然不認許允的說法,即便按照儒家古禮,也有正義復仇。臣子如果沒有過錯,君主濫殺,臣子也可以反抗幹掉君主!何況大家都是臣子。
他回顧左右,冷冷道:“究竟是誰不守規矩,諸公有目共睹。堂皇朝堂之上,看誰不順眼就能懷藏利刃以殺之?還要廷尉做什麼,還要律令做甚?”
廷尉陳本道:“衛將軍此事沒有過錯,不過是奸賊巧舌強辯罷了。君子只觀行、不論心,李豐等人有罪行。”頓時許多大臣們都紛紛附和。
那幾個罪人被押走之後,朝廷上終於緩和了一些,空氣中也籠罩著人們說話的聲音。
就在這時,郭太后的聲音道:“今日朝廷不幸,不必再廷議了,退朝罷。衛將軍、領軍將軍、傅司馬等,回家好生養傷。”
郭太后的聲音還是那麼好聽,聽到她充滿剋制的關切之語,秦亮也彷彿覺得傷口沒那麼疼了。剛才大家都沒反應過來時,郭太后最先定性李豐許允是奸賊!她確實是值得信任之人。
秦亮等人先後向垂簾揖拜,謝郭太后恩。接著眾臣也重新站好了位置,向皇帝和太后俯拜告退。
趁皇帝還沒說出話來,今日早點散夥、應是明智之舉。
秦亮走出了東堂大門,在陳安攙扶下、一瘸一拐的傅嘏也出來了。眾人在臺階上下相互揖拜道別。
天空灰濛濛的、大雪紛飛,今天的能見度比較低,遠處的東殿門也看不太清楚、闕樓只是依稀可見。一開始秦亮下意識想到的、便是那道門,直到現在,它終於出現在了視線中。
先前喊出秦亮是奸賊的宦官,乃黃門監蘇鑠。此人是皇帝身邊的宦官,他一個閹人、不可能如此矯詔。秦亮回過神來尋思,今日喊出那句話的人、可能本應是皇帝曹芳!
秦亮走在雪中,臉色已是陰晴不定。
他沉默了一會,轉頭問道:“蘭石傷勢如何?”
傅嘏道:“死不了。將軍中劍無礙?”
秦亮回頭看了一眼,輕輕拉開兩層袍服,露出了一點衣襟裡面的鎖子甲。幾個人頓時相視一笑。
快過年了,秦亮今天就沒打算再去管尚書省的事,早上說好了要回家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