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羨煞旁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衛將軍府的歌女舞姬們、今天很需要點體力,她們要輾轉於兩處宴廳表演,因為男賓女客不在一個地方。舞姬只有那麼多,節目卻不少,她們每個人也不止跳一曲舞、唱一支歌,期間只能歇一會,換了衣裳繼續出場。
賓客會在宴廳附近走動閒聊,又有侍女也穿梭其中,一派熱鬧喜慶的場面。
剛死了阿翁不久的盧氏、也來參加了宴會,只是金鄉公主沒來。何晏的長子何駿幾乎每天都喝酒吃肉,盧氏只是偶爾出來赴宴結交罷了,而且是金鄉公主的意思。
不過她還是有點擔心別人說三道四,直到來到廳堂裡,在引薦的時候、發現羊徽瑜也來了,盧氏這才覺得自己好像不是一個人。因為羊徽瑜也是剛死了阿翁。
司馬懿是何駿的殺父仇人,在殺何晏之前、還讓他出賣了許多同僚,羞辱坑害了一番。何駿應該仇恨司馬家,但盧氏對司馬師的妻子羊徽瑜、倒沒什麼惡感……盧氏不太關心何家的事,何家幾乎完了,現在整個何家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金鄉公主。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賓貴婦們,連盧氏也看得眼花繚亂。婦人們不像男子經常聚集宴飲,平素最多的也只是兩三好友相聚、以及親戚之間相處;參加這麼多人的宴飲,貴婦們也不常遇到。所以一些婦人穿上了最好的衣裳,穿金戴銀,讓庭院之中更增富貴華麗的氣息。
不過女主人王岑的妝容反倒比較簡單,既不樸素、也不繁複,十分得體。挽鬢上一枚金色的步搖,只有一件首飾、連耳墜也沒戴,一身簡潔的夔紋紅色深衣,顏色鮮豔,卻又很簡單。
旁邊有貴婦在深究王岑的衣服料子、以及頭上那根步搖的來歷,說是很好看。但盧氏一眼就看出來了,那枚首飾連玉石鑲嵌也沒有,就是普通的金簪。王岑的打扮得體漂亮,最主要是因為她人長得好。
瞧瞧那精緻的五官、勻稱秀麗的臉型,以及修長的腿,線條美妙的身段,恐怕隨便裹塊破布也不會難看。
不信的話、看那個王玄姬就是了。王玄姬便是穿著麻布袍服,而且還很寬鬆,可能是因為胸襟的原因、不太好裁剪。她就那麼簡單樸素的打扮,同樣讓人覺得豔麗。
盧氏聽她們說話,王玄姬好像是在避世清修,所以衣著很簡樸。難怪何駿等人好幾年了、還對王玄姬念念不忘,這女郎長得確實美貌。
但盧氏心裡尋思,什麼清修是假,躲著與秦仲明幽會才是真!王玄姬雖是妾生女、卻也是王彥雲之女,為了那種事竟然連人都不嫁了,尋常人必定不敢相信。不過秦仲明的身體形狀,盧氏知道是什麼樣子,她不願意為了身體愉悅就做那種事,然而她知道、有些婦人真能豁得出去。
如此絕美、出身大族的王家姑侄兩人,都看得上秦亮。盧氏看在眼裡,此時當然完全明白、自己看走眼了秦亮,居然拱手讓給了別人!
她不斷告訴自己,如今後悔已經沒有用,但仍然忍不住懊悔,只覺當初真是鬼迷了心竅。
一曲舞蹈散去,有貴婦便趁空隙對王岑恭維道:“王夫人出身大家,容貌出眾,如今夫君又文武雙全,真是羨煞旁人阿。”
王岑姿態端莊,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聲音不緊不緩:“陳夫人說笑了,哪裡需羨慕我呢?”
陳夫人又道:“秦將軍年輕有為,乃國之肱骨,有‘儒虎’之名,夫人輔佐功不可沒阿。”
王岑道:“我只是做些平常婦人的事,在家中操持些瑣事罷了。夫君做官,我也沒幫上什麼忙。”
盧氏聽到這裡,覺得似乎有點耳熟,她想起來、自己以前想像過這樣的場景。不料類似的場面、竟在王岑這裡應驗了!
其實也很正常,秦亮的名聲那麼大,別的婦人必定會有恭維之詞。而受恭維的人,總要稍微自謙一下,差不多都會說這口話。但聽在盧氏耳中,感受便很不同,她恍惚間好像在夢中一樣。
想來盧家也不比王家差多少,只是盧氏並非主家之女、稍有不如。但如今境遇真是天差地別!婦人嫁的夫家,影響真的是太大了。
又有人饒有興致地問道:“王夫人出閣前認識秦將軍嗎?”
王岑搖頭道:“我很少出門,哪裡會認識?家父乃守舊禮之人,在淮南見到夫君時,覺得夫君的品行端正,便作主答應了婚事。事情十分平常,只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人道:“王夫人必是命中有福。”
盧氏默默聽著,但根本不相信王岑的說辭。王公淵那等大族出身的人,會這麼容易與尋常人聯姻?多半是看中了秦仲明的才能,預見到秦仲明有一番作為,才不惜嫁女拉攏。
想到這裡,盧氏又覺得自己識人的眼光、確實比不上王公淵。當時她就沒看出來秦亮的能耐,否則什麼也不做,如今眾星環月般受追捧誇獎的人、不就是自己嗎?
眼下盧氏卻只能躲在一邊不敢多說話,她在貴婦們面前、實在沒有什麼太光彩的談資。這樣的感覺挺心酸,她對何駿的怨氣也莫名地增加了不少。
這時王岑又與秦亮的嫂子張氏說話,感謝嫂子操勞幫襯。一些家勢較低的婦人、又去恭維張氏……有些大事找女眷也有用,這些婦人主要還是看家勢、與男人們的勢利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