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要一份詔令。”司馬懿又說了一聲,便走到了几案前,拿起毛筆準備寫信。他要勸說某些人,如果無法當面交談,至少也得親筆信。

諸葛誕站定揖拜,忽然又道:“廬江郡守秦亮,雖然年紀不大,卻不可小覷。盟誓起兵那天,就他說的話最多。說不定此事就是秦亮的主意,揚州很多人、還有王彥雲,都對他十分欣賞。”

司馬懿拿著毛筆,抬頭道:“芍陂之役?”

諸葛誕道:“不止如此,此人在揚州有儒虎之稱。”

司馬懿點了點頭,心道:我與此人沒有什麼來往,子元或許更瞭解。

這時諸葛誕再次揖拜道:“僕請告退。”

人們都退走後,司馬懿忽然把手裡的毛筆“啪”地一聲摔在木案上!六十多歲的他力氣還不小,筆桿立刻撞成了兩截。

王凌!司馬懿還沒成年的時候,便跟著大哥在河東郡認識了王凌,王凌幾乎是看著司馬懿長大的,以前兩人的感情非常好。幾十年的交情,王凌卻一點情面也不講,竟然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直接起兵,馬上就要你死我活!

沒想到王凌才是那隻最能裝腔作勢的老鱉,活得長又狡猾,幾十年也沒看透他?

有些大事,便是一步遲,步步遲,從一開始就非常被動。

但事到如今,司馬懿肯定不會輕易把豫州那麼多糧食給叛軍,無論如何也要嘗試挽回一下,那可是叛軍的命!不從豫州搶劫糧食,王凌那麼多人、只靠揚州兩郡的調運,拖下去就等屍罷!

就在這時,侍女聞聲來到了門口,卻一臉畏懼地不敢進來。 司馬懿一拂袍袖道:“重新拿一枝筆來。”

侍女道:“喏。”

……司馬師收到訊息後,已立刻派出了輕騎前往南頓、陳縣兩城。

最近這幾年,潁水、渠水流域興修水利,開闢了很多屯田,積攢了大量糧食,都存放在豫州各地的城池中。其中南頓、陳縣,靠近百尺堰,存糧最多。

無數軍民省吃儉用、辛苦了幾年的存糧,就要這麼一把火燒掉,確實有些可惜。但總好過落入叛軍之手!

一隊輕騎沿著潁水西畔的大路南下,直撲南頓縣。

忽然,前面傳來一聲馬的嘶鳴!片刻間便有數馬向前跪倒,馬背上的人幾乎從半空撲了出去,接著就是“哐當”沉重的摔地聲音,驚呼慘叫隨之而來。

“嘶……”後面的坐騎總算是被緊緊勒住了,數騎的前蹄已高高揚起。有人大喊:“糟了,有伏兵!”

就在這時,路邊的草叢裡冒出了幾個士卒,端起弩就射。

不遠處的樹林裡,一隊騎兵也衝了出來。當前一人長得十分雄壯,甲冑外面還披著麻衣,頭盔上繫著孝布。來人大喊道:“文欽奉命在此,等候多時也,送爾等上天!殺!”

魏軍輕騎見狀,遂不敢去殺草叢裡的弩兵,立刻紛紛調轉馬頭、重新拍馬往北跑。

但一番耽擱,文欽等人已衝近眼前。戰馬飛馳,馬蹄鐵踏在緊實的大路上,聲音鏗鏘有力。

裝備了雙面鐵馬鐙的坐騎,騎著確實要靈活一些,文欽已經徹底放開了馬韁,雙手揮舞長柄大刀,一刀便將一人斬落下馬。

文欽旁邊的騎兵單手拿著長矛,對著一個魏軍騎兵的背心緩緩拉近。那魏兵轉頭看了一眼,揮著環首刀拍開了長矛,但坐下的馬匹似乎接收到了錯誤的意思,竟然慢了下來!勤王|兵立刻揮起長矛,從上面“當”地一聲打在那人的盆領上,那騎士吃力痛叫一聲,在馬背上歪歪斜斜。

這時文欽趕到,又是一重刀,那人慘叫之下,連人帶甲摔下馬去。

大路上塵土騰起,灰濛濛一片,鋼鐵的撞擊聲、馬蹄聲與人們的大叫慘呼混作一團。雖是小規模的廝殺,原野上的寧靜卻已被完全打破。

一番拼殺之後,魏軍騎兵死傷殆盡,也許他們不跑、還能避免被背後襲殺的不利處境。只有數騎魏兵跑得最快,已經漸漸跑遠了。文欽仍不解氣,一邊勒住戰馬,一邊扔了大刀,張弓搭弦。

“砰”地一聲弦響,片刻後,遠處又有一人應聲摔下馬去。

眼見剩下的人追不上了,文欽才罵罵咧咧地收兵,招呼部下返回南頓附近。他得到秦亮的軍令之後,率一千騎很早就趕到了南頓,啥也不幹,就盯著南頓城。不管是想出城、還是想進城的人,不問他們是幹什麼的,直接全部殺!

令狐愚派遣的輕騎,則是從平阿縣出發,沿著渠水直奔陳縣,做法與文欽一樣。

秦亮的軍令意圖已經毫不掩飾,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劫下這兩個城的糧食,並搶佔汝陽、樂嘉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