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馬茂便卸任了相國府司馬的職位,被安排去做了城門校尉。

相國府晉王宮的屬官,正是與秦亮最親近的官員,可謂親信。他們只要離開了亮府,都能出任重要職位,遲早的事而已。尚未改任朝廷官職的人,反而更方便參與相國府的諸事謀劃。

當天下午秦亮又找出了一份文書,便是陳騫統計的名單,在秦亮封王加九錫時、曾經上過勸進表的人。他又細看了一遍名錄,才收好東西離開閣樓。

關鍵位置都安排好了,但秦亮此時還是莫名有點緊張。

走出門來,偶爾一下子留意到、草木綠葉之間的古樸建築,他還會有種恍惚的感覺。那種忐忑的心情,是一種莫名的感受,秦亮相信、很多走到了這最後一步的權臣都會有!

所以若非意外的輿情發酵,秦亮還想走得穩健一點。但如今的形勢,讓他認定事情應該加快速度了。

到了現在這一步,根本沒有退路,後退死路一條!而且直接登上大位,反而比做權臣更加安全。

畢竟做權臣的時候,反對者至少還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名義、進行陰謀,什麼匡扶社稷、剷除奸臣之類說辭。但若秦亮做了皇帝,那反對者就是謀反!法子幾乎只剩起兵內戰一條路可走,劉秀等人推翻新朝正是如此。

一旦稱帝、並坐穩一段時間,世人便會漸漸習慣新的王朝,整個系統也會產生慣性。曹魏也是如此,當

時還有許多漢朝舊臣心向漢室、甚至益州那邊建立了蜀漢,但立國一二十年之後、北方便都已認同了魏朝。

秦亮剋制住內心的情緒影響,盡力免受負面的憂慮、或是心態膨漲影響。他一邊走,一邊又冷靜地想了一遍。

忽然改朝換代,確實會在許多人的心裡造成衝擊,可能成為號召反抗的一個契機!但任何人拿三族冒險,必定要有明確的訴求、足夠的好處;還得要有威望和實力,事先進行部署,否則不可能服眾,更沒法讓人們跟著送死。如果有那麼大能量的人,秦亮這麼久竟毫無察覺?他細想了一遍,並未發現有這樣的人!

即便是司馬懿,在皇帝握住了實權的文帝、明帝時期,也只能先老驥伏櫪!

而如今的洛陽,真正還有實力的、只剩下揚州起兵的三家,其中王家仍是秦亮之外最大的勢力。但王家與令狐家已經主動表態,要支援秦亮了。想想丈人王公淵,面對司馬懿那種有核心矛盾的政敵、亦曾有投降之心,他不太可能想反對自己的女婿。

而且一股大勢力的敗亡,往往很早就有跡象,並有一個逐漸演進的過程。

比如到處都是公開表達憤懣的人,一群人在那裡哭,然後有曹操、袁紹那種人站出來。本來大家都在滅黃巾時成了軍閥,再一起講講大義,便能號召起志桐道郃的人一起幹大事!能對抗組織的,只有另一個組織!

時秦亮走到了高臺西南邊,忽然在亭子旁邊、看到了費氏的身影。

秦亮進內宅後便遣散了跟著侍女,剛才一直在尋思自己的事、沒注意看周圍的事物。而費氏在看風景、好像是看僅剩的桃花,也沒留意秦亮過來了。

彼此都露出了些許驚訝之色,費氏抬頭看了秦亮一下,急忙屈膝執禮道:“妾拜見大王。”

秦亮拱手還禮,轉頭看向滿地的花瓣、樹枝上凋零的桃花,便隨口說道:“桃花雖然謝了,海棠又會開,夏季有夏季的美景。”

果然費氏立刻露出了笑容,輕聲道:“大王之言,真有道理。”

秦亮原本不是個樂觀的人,但他會說樂觀的話。

看著十幾歲的費氏,那清秀略濃的黛眉下,如水般的眼睛裡露出的驚喜、仰慕之色,秦亮一時間也十分受用。費氏不用說什麼,神情就能讓人感受到她的心態。

遙想十餘年前,秦亮連朝雲都搞不定,當時他還更加年輕英俊,簡直不敢想象蜀漢大將軍的嫡長女、會心甘情願地做妾。

秦亮寫的書信、以及費氏看到他的相貌,或許才是直接讓她的動心的原因;但當然有個前提,他當時本就有的地位,魏國大將軍、橫掃蜀漢國的強權等。女子在這種事上,不見得都會權衡利弊,但確實更容易尊重強一些的人。

如果是天子的話,更會有一層上天賦予的光環,皇帝就是皇帝、大不敬甚至可以公然入罪

。秦亮不禁撥出了一口氣,暗自控制住了心中的情緒。

他想起郭太后說的,從太后變回皇后、彷彿光陰在回溯。秦亮自己何嘗不是?如今好像活回去了,又找回了年輕時的衝動與慾望。

兩人慢慢步行離開亭子,費氏忽然小聲道:“妾覺得做的事不太對,每日早上還那麼晚起來,好像不應該這樣。但又覺得挺好,彷彿是理所當然,興許是因為,王后與王夫人都如此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