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飄著紛紛雪花,臺基上的古樸廳堂內、卻用鐵盆燒著火焰。鼓聲橫吹奏響,一群大漢身披毛皮衣裳光著胳膊,在中間跳起了盾牌舞。在這江南溫潤之地,此時宴會上的氣氛、竟有了幾分粗獷原始的野性之風!

盾舞表演完,大鴻臚鍾會最先從筵席上起身,展開帛書念賀表。祝賀皇帝揮兵千里、應期克捷,橫掃東吳、天下合一,臣會等人是仰懸萬分、不勝欣慶雲雲。

秦亮坐在上位,旁邊還坐著玄姬和吳心。她們在這裡呆一會之後,還得去隔壁與女賓宴飲。

賀表秦亮看得不少,內容有別、意思大同小異,不過他此時仍然與諸臣一起耐心地聽著,而且聽得是津津有味、非常高興!

表文只是個形式,但如實地表現了秦亮的功績,以及因此為新建立的晉朝、帶來的巨大威信。他心裡明白,皇位已經十分穩當。

有些東西不用遮掩,秦亮就是篡位做上了皇帝、畢竟在這個時期總會有人來幹這件事。不過攻下要害之地漢中,接著滅蜀漢、滅東吳,都是秦亮親自率兵迅速解決,終於結束戰亂、重新形成大一統王朝,當今世上已無人能及這樣的成就!就算真的還有人野心不死、世人也不可能再認同他,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憑什麼?有何功績威望能取代秦氏晉朝?

那句讖言,如今也終於得到了應驗。三家分晉,又三家歸晉,彷彿一個對稱的輪迴。當然晉朝多半也只是另一個輪迴,但那可能是兩三百年後的事了,凡人誰能管得了那麼遠?

賀文念罷,秦亮遂道:“諸文武輔佐方略、將士用命,皆有功勞,諸卿同賀。”

眾人紛紛舉杯道:“恭賀陛下,一統天下!”

此時此刻,秦亮直想“哈哈”大笑,只是覺得穩重一些比較好,席間這麼多人、應該顧及一下形象,他這才把心裡的情緒稍微收斂。

少傾,廳堂外的庭院裡,分到了酒肉的將士們也發出了一陣歡呼,“萬歲、萬歲……”的吶喊聲此起彼伏。熱烈的氣氛,簡直不像在白雪皚皚的冬季。門外的寒風吹進來,夾帶著火盆中的熱氣,彷彿也不再讓人覺得冰冷。

厚重的鼓聲、這時也被輕快的樂曲取代,一群束腰長袖的舞姬魚貫而入,面帶笑容的美人、讓宴會上也增添了輕鬆歡樂的氣氛。過一會酒喝多了,估計還會有人親自出來跳舞,今天這宴會上的晉臣大多都是武將。

席間除了晉軍文武大臣,也有投降的吳國人,一些被赦免的大臣、士族官員都在場。吳國主孫祿沒赴宴,要等回到洛陽先給他封個爵位;孫祿接受了晉朝的恩惠之後,參加這樣的慶祝宴會、才不會顯得太尷尬。

東吳眾人這邊,飲酒最多的人正是步協。賀表唸完,換上舞姬表演,立刻就有人爭先向步協敬酒,步協菜都沒顧得上嘗一口、便已不得不喝了好幾杯酒。

有人已經自己提著酒壺、來到步協的几案邊,看他們的架勢,一人只喝一杯還不行!

步協自然不便承認,自己能最先封官、只是投降得早,他便脫口說道:“陛下文治武功,所向披靡,我早就明白不是陛下的對手,知道諸公都有今日。後來拜受陛下親筆書信,我才幡然醒悟,大義在晉。”

旁邊的人忙道:“步將軍真乃文武雙全,深明大義,以後還望步將軍多多教誨。”

步協遠望了一眼上位的皇帝,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步協與他父親步丞相不是一回事,他主要長期在西陵經營、很少回建業,這裡很多人看著都面生;若非他在荊州就受封了晉官,來到建業不可能有這麼多人爭著結交。

他此時是既高興,又有點不好意思。想了想剛才自己的言論,好像有點問題;畢竟打不贏就趕緊找門路投降,並不是多光彩的事!當時聽說小虎與晉帝有關係、他便差點喜極而泣,這些事情更是不能說出來!

步協沉吟片刻,又開口當眾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立場道理:“魏受禪於漢,晉又受禪於魏,陛下順應天命,是為天下共主。吾等諸夏,皆為一體,南北不分彼此,各州合一,天命所歸、人心所向。吾等報吳室之恩,敗局已定之時,若再拉各地軍民過多死傷,毫無益處。”

身邊的幾個人紛紛附和。

就在這時,陸抗居然也主動過來了!不過他沒有提酒壺,只拿著一杯酒。

陸抗無甚表情,跪坐到對面道:“荊州協力,恍如隔日,故市一別,已近三月。今日才重逢,我先乾為敬,請!”說罷仰頭一飲而盡。

步協也愣了一下,印象裡陸抗很在乎面子。不過陸抗似乎也是個識時務的人,這真是能屈能伸阿。

陸抗不提在荊州的齟齬,只提到協力作戰,大概不是為了套近乎、多半也是為了面子。畢竟向有交情之人敬酒,不算丟人,會顯得更加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