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驕陽當空(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秦亮早就在權勢上、超過了曾經的曹爽,不過秦亮平時不太喜歡把時間花在儀仗聲勢上,才很少這樣、按照禮儀規格大張旗鼓;只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路程罷了。當然今天是個例外,畢竟是最為隆重的日子。
隊伍進司馬門、正大光明地來到皇宮,因是天子儀仗,所以透過名為止車門的大門、也不下車,大夥再經閱門,進入了寬闊的太極殿宮院。
雖然沒有張燈結綵的裝飾,但編鐘、鼓聲響徹了整個庭院,平常還算安靜的廣場,氣氛因為聲音已不同尋常。諸大臣官員先走上了高高的石階,依次進入很少使用的太極殿正殿。之後秦亮才在眾人的簇擁下,也步行走向了臺階。
盛夏的驕陽當空,天氣確實有點熱,尤其是秦亮穿著黑紅色的衣裳,吸熱的顏色、嚴嚴實實的服飾,感覺十分悶熱。
但秦亮寧願這麼熱,也不願意是陰天。下午的太陽最亮,萬丈光芒般的明亮光線,能給人以更加強盛的氣象!
一陣風從側後方吹來,涼風灌入衣裳,強忍著炎熱的秦亮、頓覺一陣愜意,舒服得幾乎要出聲、讚美這一陣風!整個人都有一種飄然之感,他在攀登石階的時候、風從後方來,便彷彿被風吹上來似的,如登雲霄!
他經常能看到太極殿正殿,也親自來過一次,但今日覺得這座大殿、彷彿比上次更加高大。人在高處,便想望遠,秦亮忍了一下、才沒有回頭觀望此地的風景,他目不斜視,保持著莊重的姿勢,徑直走進了大門。
數以百計的文武官員,作出了恭敬的姿勢,面朝中間的過道。鐘鼓停止,編鐘重新敲擊了樂律,大殿上改奏雅樂。
過了好一會,秦亮才又慢又穩地走過了大殿,他站在正位臺階下方,一瞬間竟莫名有種窒息之感!
秦亮深吸了一口氣,這才跨步登位,來到有欄杆的正位上、轉過身跪坐了下來,暗自「呼」地吐出一口氣。俯視下方時,原來在這裡看大殿上的光景,比想象中更加清楚!
幾乎是剎那間,無數人「嘩啦」一片跪到了席位上。沒有人唱詞,從理論上講、確立君臣名分,講究一個自願。
大臣們、以及正位側面的令君等六人,立刻伏拜行稽首禮。
人們的雙手放在一起,先是手心向上放到地上,然後伏身以額頭接觸手心,暫停一會;馬上又換手勢,反過來以手心觸地,額頭磕到地面上。這是第一次稽首,過程緩慢、卻是一氣呵成,但場面不太整齊。
接著是再拜之禮,這次整齊得多,同樣的稽首禮又來了一遍。因為稽首一次、好像就拜了兩次,彷彿對天子是四拜,實際只是兩次稽首拜禮。
這時眾人齊聲喊道:「吾皇萬壽無疆!」
秦亮正身跪坐,雙手端正地放在膝上,口齒清楚地說道:「眾卿免禮。」
禮儀並不複雜,時間也無須太長,如此便是確立了君臣的名分了!稽首拜過、口稱吾皇便已足夠,人總要言而有信,
認了就不能反悔!
鍾會起身,走到了前面,緩緩展開帛書,稍等片刻、側面的宦官沒有動靜,一臉絡腮鬍、實則年紀不大的鐘會便大聲道:「詔曰,今朕承帝王之緒,以正元三年為武初元年,議改正朔,易服色,同律度量,承金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諸不當得赦,皆赦除之!」
簡單的詔書唸完,鍾會把帛書交由大鴻臚屬官,重新拿了一卷更厚的帛書,再次頒詔。
冊封祁縣王岑為皇后,王氏(玄姬)為貴妃,泰山羊氏為夫人;貴妃在魏朝稱為貴嬪、與夫人一個級別,都是皇后之下的最高封號。江夏費氏為淑妃,吳心為淑媛、濟陰吳氏為昭儀、陸氏為昭華(爵比縣侯)。
賜封王廣、令狐愚為郡公,各增食邑萬餘戶,兩家兄弟皆封縣侯。秦勝為郡王,秦朗為縣王。
封王康為衛尉,以及中書令陳安,楊威、熊壽、潘忠、張猛等中軍將領,即原來的廬江郡屯兵八部校尉,以及豫州刺史傅嘏,加爵為縣侯。以鍾會為大鴻臚,賈充為侍中,饒崇(大山)為宣德將軍,加上尚書右僕射辛敞、城門校尉馬茂、都督鄧艾和陳泰、賦閒在家的羊祜,亦封為縣侯。
以陳騫、荀勖、王渾為侍中;王沈、呂巽等人為散騎常侍;朱登為秘書令;郭統為散騎常侍(郭淮去世前是都鄉侯、爵位在亭侯之下);以及梁州刺史王濬、荊州刺史杜預,少府馬鈞、校事令隱慈、尚書左僕射王經、吳應、胡奮、馬隆等人,皆加爵為鄉侯。
黃遠為黃門郎,張華為度支尚書(改任諸葛誕為客曹尚書),盧欽為左民尚書,祁大、簡培為鎮護將軍,封為亭侯。
還有各地的都督刺史、朝廷官員,如桓範、盧毓、文欽等人,很多都有晉爵或者加增食邑。官職暫時沒變的官員,都繼續出任原職。
這份賜封的詔書,確比剛才的即位詔書長了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