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基業社稷(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常滕胤這時候開口勸道:“當此危難之際,二位將軍不要再爭了。陛下病臥多時,魏國定已知情,一旦陛下有點什麼閃失,魏國人必定以為有機可乘!況且那異姓封王的秦亮,或有篡魏野心,若是又想透過滅國之威、更進一步,吳國很快便將面臨危機!當此之時,吾等以輔政大臣深受皇恩,正該一致對外、力保全域性才對。”
孫峻看了一眼小虎公主,說道:“太常不用太怕那秦亮,他要打過大江沒那麼簡單。”
小虎出內殿之後,一直在旁邊沒吭聲,孫峻在這時候、竟然顧得上留意小虎。諸葛恪見狀,也有意無意地側目看了兩眼。
只見小虎一頭秀髮烏黑而密,臉倒是很白淨光潔,漂亮平整的瓜子臉、卻生得大方勻稱,尤其是身段極好,妙曼而不失豐腴;關鍵是小虎長得確實與步夫人挺像。尤其是那對內雙眼的美目、不注意以為是單眼皮,簡直與步夫人神似!
步夫人雖然去世十餘年了,但諸葛恪以前是認識的。而且當年有關步夫人的事,諸葛恪也是親眼見證。步夫人因為容貌漂亮、性情大氣,得寵的程度無出其右者。那時滿朝大臣都勸說皇帝,冊封太子朱登的養母、皇帝的表侄女徐夫人為皇后,皇帝卻堅持要封步夫人為皇后,為了步夫人他寧肯不封皇后!結果當年有好多人、都直接稱呼步夫人為中宮。
所以孫峻難道對小虎有意?他們都是宗室,但這不是問題,大虎還是孫峻的堂姑、兩人不也有私情?於是諸葛恪下意識地感覺,孫峻說什麼秦亮不可怕,恐怕是想在小虎公主面前、表現一下大丈夫氣概?
就在這時,小虎居然加入了談論,開口道:“父皇最掛念、最擔心的正是國家社稷,汝等剛才都聽到了。”
她微微回顧左右,目光終於落在諸葛恪臉上。論用兵、顯然諸葛恪是這裡最有經驗的人,他雖在羨溪之役中敗於秦亮之手,但起碼有過統領大規模戰役的經驗,而且打山越、東關、合肥新城,諸多大戰都有勝績。
小虎問諸葛恪道:“諸葛將軍以為、吳國將士能不能戰勝魏軍,那秦亮究竟有多厲害?”
諸葛恪如實道:“此人強在治軍,且用兵幾無破綻,聚集大軍會戰、吳軍基本不可能打贏秦亮!所以魏軍主力一旦聚攏南下,我軍應儘量避免擺開大戰,尤其是在開闊陸地上,魏軍還有騎兵優勢;然後依靠大江天塹、河流水軍與魏軍周旋。”
他說到這裡、心裡也漸漸生出了一種窒息之感,“但自東關失陷之後,魏軍已在巢湖建造戰船、訓練水軍,沔水支流上也在建造船隻。如今漢國既滅,魏軍又佔據了大江上游,形勢更為不利!滕太常中肯之言,此時危機漸近,要設法渡過難關才行。”
小虎的一雙美目裡,也露出了恐懼之色,她顯然更相信有帶兵經驗的諸葛恪。而且羨溪之役後、急報傳到太初宮,據說皇帝也一下子震恐了,後來才有、讓諸葛恪遣密使議和之事;當時小虎似乎也在太初宮內!
孫峻道:“水軍不是一朝一夕可成,我們還能從長計議。”
諸葛恪轉頭道:“西陵、江陵都在大江北岸,即便秦亮不急於滅國,但攻打荊州,以圖威勢,並非不可能!”
孫峻冷冷道:“輕敵自不可取,但威北將軍這般畏懼,把秦亮想得不可戰勝,恐怕於人心、士氣皆不利。我大吳控弦百萬,國力人口絕非漢國可比,沒有必要滅自家威風、長他人志氣!”
就在這時,大虎全公主從內殿走了出來,御醫也跟著來了。大虎揖道:“父皇暫時睡了,便讓父皇先休息罷。今日不能再議事,諸位大臣明日再來。”
大夥紛紛向全公主還禮告辭,接著又向內殿房門默默作拜,這才陸續離開。
然而眾人都沒想到,今日一別,竟成永別!次日一早,宮中便傳出訊息,陛下在凌晨時分駕崩了!
皇帝彌留之際,小虎都不在他身邊,讓她頗覺遺憾;乃因小虎平常並不在太初宮過夜,昨晚是全公主的人守著、今日凌晨也是全公主在父皇跟前。但若早知如此、小虎必定不會管那麼多,昨晚就該一直留在父皇身邊!
最後的遺詔是全公主轉述、讓中書令孫弘寫的詔書。遺詔中沒有提到潘皇后,只是讓太子孫亮繼位,諸輔政大臣盡心輔佐。因為事先已經立好了皇太子、並任命了輔政大臣,遺詔也沒有任何臨時的變化;所以這份遺詔,自然容易讓朝臣們信服。
小虎哭得很傷心,不過哭泣之餘、她還是想到了一件事。應該派人送信去洛陽,提醒潘皇后為父皇服喪!
建業一旦發喪,皇帝駕崩的大事、當然瞞不過魏國的耳目。但小虎不想被人抓到話柄,所以最好不提父皇駕崩,只要提醒潘淑,希望她盡到自己的本分、做好應該做的事。
母親步夫人那麼受寵、都沒有封皇后,最後只是追封;父皇卻給潘淑封了皇后,她本來就該為父皇守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