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秩序(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亮想了想又道:“審問夏侯霸時,他有沒有承認,逃亡蜀漢之前、曾派人與夏侯玄商議?”
陳騫道:“僕近日見過長兄,正好談過夏侯霸的罪行,目前夏侯霸沒有承認。”
鍾會說道:“夏侯霸在隴右屯兵時,夏侯玄是雍涼都督,凡有大事,叔侄二人便會商議。後來夏侯霸出逃,必定事先與夏侯玄透過信。”
“夏侯玄沒跑,過錯只有知情不報。”秦亮道。
當然隨便找個由頭、也可以挵死夏侯玄,畢竟勸個架都能被人處死。但對於夏侯玄那種有名望的人,若要大家覺得罪有應得,只是因為收到了親戚帶的口信、確實有點勉強。
鍾會又道:“夏侯霸是叛國,只消讓夏侯玄牽連此事,不管罪責大小,那都是他的品行汙點。何況我們沒有冤枉他,做得是光明正大。”
“
咦?”秦亮忽然覺得,鍾會說得很有道理耶!
忠臣、名士,那麼對於背叛大魏的人與事、汝為何知情不報?夏侯玄有時候會當眾懟秦亮,這事有利於秦亮的罵戰!
至於真的要除掉夏侯玄,秦亮反正現在不想動手,一來不夠罪有應得,二來這個關節上、不利於平穩人心。
一旦查出了夏侯玄的某些罪責,便可讓他出錢恕罪,這是廷尉公開多年童叟無欺的生意;交錢就是自願認了罪,看這個坑、他跳不跳?當然僅限於知情不報之類的過錯,若查實了更惡劣的罪責、那就要重新處置了!
秦亮沉吟道:“夏侯玄畢竟是公卿大臣,讓他做太僕又是我的舉薦。而現在什麼憑據都沒有,僅靠‘必定’‘應該’的推測,便行逮捕抄家等事,過於侮辱。廷尉可以派屬官上門拜訪詢問,主要還是審訊夏侯霸。”
鍾會拱手道:“大將軍英明!”
陳騫道:“僕定把大將軍的意見,轉述於長兄。”
……廷尉明白了情況之後,便找了個書佐去夏侯霸家、給其家眷帶信。很快羊祜之妻夏侯氏也聽說了訊息,她總算放心了下來。
但是很多事總有個過程,要飛一會,抑或是傳遞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資訊失真;有一些人現在也未能明白、大將軍府的態度。
先前還沒什麼跡象,現在夏侯玄被廷尉屬官上門問罪,其親朋好友更慌了,以為“某種謀劃”正在開始
展開!甚至連尚書省的諸葛誕、都稍微有點慌,他也是夏侯玄的知交好友。
因為夏侯霸的叛國行為顯而易見,沒在成都被手握大權的秦亮殺掉,卻被帶回了洛陽、過廷尉之手,本身就存在一些可能。而夏侯玄的結交範圍又大,實在是一個清除異己的極好切入點!這種謀劃、連外面的人也能想到,大將軍府的謀士之中,有人會想出這樣的主意,確實不算稀奇!
魏太祖當年創業,藉故殺掉計程車族便不少。(當然最後也沒什麼用,屠戮了漢末士族,河東幷州人士、包括近處的河內司馬家表示,殺得好!不殺的話我們怎麼上位呢?)因此大家回頭看教訓,吃一塹長一智,亦不奇怪。
此時山濤因為給河南尹送勸進表,剛到洛陽幾天,嵇康便急著見了山濤一面。長樂亭主在門外聽兩人說話,夫君言語之中竟提到了兒子嵇紹的學業。
長樂亭主最近聽到了一些風聲,此時又聞嵇康談及兒子,心頭不禁有一種不祥之感!因為她知道,夫君最信任的好友,反而是山濤。
說來也奇怪,嵇康的性情孤高、對阿諛奉承之輩嗤之以鼻,但他最親近的名士,並非性格類似、還用青白眼視人的阮籍,反而是性情溫和、待人謙遜寬厚的山濤!山濤只是酗酒,然後也對權力比較淡泊,他與嵇康有一些共同之處,但又彷彿不是一類人。
長樂亭主覺得夫君那樣、
也沒什麼不好,長得好看又有才華,只是處世荒唐消極而已。但她自己不是那種人,她要悄悄找関係為夫君求情,免得變成寡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