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緊要大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騫回到前廳邸閣東側的長史府,過了一陣,大將軍府的幾個官員便陸續都進來了。文學掾荀勖率先提議道:“當此之時,僕等應該一起上勸進表罷?”
但陳騫對此沒什麼意願,因為長兄陳本作為九卿之一,也會寫勸進表。
陳本一上表,不僅表明了廷尉眾官吏的態度,作為陳家之長、自然也表示了陳家的立場。昨天陳騫自己在口頭上就勸過大將軍了,再寫勸進表,顯得有點多餘。
陳騫遂開口道:“先前與大將軍見面,我也想問大將軍覲見太后說了什麼,但大將軍既未提起,我才沒有急著言語。而昨日朝廷遣使、剛送來策書,吾等便勸過大將軍了。”
果然王渾點頭道:“當面談著實更好,不落在竹帛上,反倒不必在意冠冕堂皇的辭藻,可推心置腹地勸說大將軍。”
王渾,還有旁邊沒表態的鐘會,應該都執此主張,因為他們都有父兄在朝做官。鍾會不置可否,大概還是因為荀勖是他的親戚。
呂巽則支援荀勖,說道:“昨日大將軍才回來,不顧車馬勞頓,今日一早便去覲見了太后。剛才大將軍亦未言說、宮裡要改變策命,宮裡多半還是執封王的決定。僕等更應盡力支援大將軍。”
馬茂立刻附和道:“大事當前,我們上表勸進,也是為大將軍分憂阿。”
呂巽趁勢說道:“大將軍覲見太后回來,上午便趕著去了孫太尉府上。除了大將軍與孫太尉的多年情誼,這也是在提醒士人、受闢者應該遵守的倫理。”
三人一唱一和,讓陳騫的想法也漸漸有所變化了。大將軍確實很慎重緊張的樣子,回來兩天便忙著大事,畢竟此時正是緊要關頭!
馬茂的聲音又道:“大將軍對於孫太尉真可謂敬重有加,若非大將軍,孫太尉必定無法以三公致仕。大將軍對於徵辟過的官員,也甚是看重,王士治不也先任城門校尉、又去做梁州刺史了?”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陳騫終於道:“我們便以長史府的名義上表,寫好了文章,大家都簽名罷。”
荀勖等滿意地拜道:“喏!”
大夥議定之後,便陸續拜別告辭,漸漸散去了。
之前陳騫見到秦亮、想起來問夏侯霸的事,也有夏侯玄的原因。夏侯玄見過陳騫的長兄,比較關心此事。
陳本與夏侯玄以前便是好友,曹爽、司馬懿敗亡之後,朝廷格局幾番變故,但兩家仍舊有來往,並沒有那麼勢利地直接絕交!這種情況並不只有陳本如此,夏侯玄本就是名士,以前許多人都與他有結交、並不奇怪。比如諸葛誕也與他保持著來往。
夏侯霸肯定是有罪的,但其罪責可大可小。只是治其本人的罪,還是要誅三族、並牽連其親戚好友?其中當然極為不同!
大將軍秦亮並不濫殺,但夏侯玄是知道其手段的,做得就是一個名正言順、光明正大!
司馬懿殺了曹爽相干的數千人,但司馬家覆滅時,死者同樣數以千計,僅是那些私兵就幾乎被屠戮殆盡,殺得是一個血流成河人頭滾滾,當時整個洛陽都籠罩在可怖的氣氛之中!還有李豐許允、毌丘儉敗亡之後,大將軍同樣沒有手軟,以廷尉審理的罪名殺之,參與的人一個都沒放過。
夏侯玄沒死,純粹是因為他確實沒有幹什麼事,秦亮也從來不給人羅列栽贓罪名。
然而這回不同了,夏侯霸叛國,且是夏侯玄的堂叔。如果把夏侯霸的罪往大了定案,夏侯玄被牽連其中、便不算是冤枉!
甚至羊祜之妻夏侯氏也難逃此劫。羊祜本人應該沒多大的事,畢竟他做過大將軍長史,且非夏侯家的人、只是姻親。
因此現在不僅夏侯玄關心此案,陳騫的長兄陳本同樣如此!
大將軍在此封王的關節上,是否想要以血腥手段、震懾群臣?夏侯霸正是此事一個可行的入手點,而陳本在廷尉的位置上、便可能會變成大將軍手裡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