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似乎也想到了什麼,但仍舊抿了一下朱唇:“若非朱公主及時相救,我早已被歹人所害了!”

秦亮淡定地說道:“王后感激朱公主救命之恩,自是應當。但也應該明白,當時如果王后被殺、對朱公主並無好處;而今利用王后的回信,卻有極大的作用。”

潘淑的秀眉緊蹙,垂目想著什麼。

秦亮見狀,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些,“王后在建業王宮時,生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孫亮有了嫡子的名分。但若朱公主此時能證明、王后已逃到洛陽大將軍府,吳國主孫仲謀便會認定王后受辱,惱羞之下、極可能下詔廢黜王后。”

他稍作停頓,繼續說道,“進而孫亮的嫡子名分受到影響,因此太子位不保,這時孫和就有翻身的機會了。支援孫和計程車族之首,不正是朱公主的夫君朱據?”

潘淑的目光在秦亮臉上徘徊,“初見秦將軍時,妾只覺將軍英雄氣概,寬仁大氣。不料將軍對於陰謀詭計也很擅長,完全不輸宮廷婦人,竟又對吳國內的勾心鬥角、知道得那麼清楚!”

秦亮道:“這些事與婦人丈夫沒什麼關係,無非都是內部的利益分配問題。我要是隻相信場面上的東西,能坐上高位嗎?又怎會對王后說,曾經想過大事不濟、逃亡東吳?”

潘淑仔細看著秦亮的眼睛,輕輕點頭,接著小聲道:“但我並沒有受辱

。”

秦亮淡然道:“誰會相信?”

“是阿!”潘淑長嘆了口氣,忽然問道,“秦將軍也很希望,孫亮能保住太子位?”

秦亮怔了片刻,坦然說道:“正是。一旦孫仲謀薨,孫亮接任吳國王位,無論如何也才七歲。如果魏國到時候發起滅吳之戰,進展應該會容易一些,可以儘量減少將士百姓的傷亡。”

“這……”潘淑的神情變得十分複雜。

秦亮又道:“在這件事上,我與王后的立場一致。”

潘淑直視著他:“為何一致?”

秦亮道:“亡國之君的待遇,總比孫家其他宗室要好,按理應該封個侯養著,仍舊可以錦衣玉食。大勢如此,王后也不用怪我。”

潘淑沉默了好一會,不時觀察秦亮一眼,終於開口道:“以將軍之見,如果孫亮做不成太子了,眼下可有危險?”

秦亮想了想道:“孫亮對各方並沒有什麼威脅,且是宗室王子,性命應該無憂。不過王后若是回去,卻仍有危險。”

潘淑疑惑道:“孫亮都不是太子了,我對他們有何威脅?”

秦亮搖了一下頭,冷靜地說道:“王后的實力太弱,又讓孫魯班不滿,弱者拿弱者出氣、有何稀奇?”

潘淑頹然跪坐在筵席上,久久說不出話來。

秦亮看了她一眼,語氣緩了下來:“話說得有點直接,不過我對王后並無惡意。但請王后權衡利弊,暫且不要給朱公主回信。我倒是可以寫一封親筆信

,帶去東吳交給朱公主。”

怔怔出神的潘淑忽然回過神來,“秦將軍為何要與朱公主通訊?”

因為內部爭鬥的失敗者、都有被外部拉攏的可能,秦亮只是想試探一下,反正吳國信使也要回去。秦亮遂說道:“沒什麼壞處。”

但是潘淑的反應,讓秦亮覺得有點意外,他立刻好奇地問了一句:“朱公主、是怎樣的人?”

潘淑看了他一眼,說道:“她以前不怎麼幹預朝政。”

秦亮沉吟片刻,又道:“長什麼樣子?”

潘淑不答,語氣有點酸:“敢情吳國的傳言是真的,魏國人喜歡已為人婦的女子?”

秦亮發出“額”地一聲,不知如何回應。

說自己喜歡人婦,當然不對,若是娶為妻子、朝夕相處感情親密,而且有得選,他當然喜歡未經人事的女郎!但若不用負責,那人婦與女郎有什麼區別?只要不是風塵女子、或者太過隨便,管她心裡想著誰,重點是姿色如何。後者有時候還更好一點,相互慰藉而已,不會覺得太虧欠了對方;當然如果令君在乎,他也願意剋制。

於是秦亮不答,徑直拱手道:“我便不多打攪了。王后若缺什麼用度,只管告訴令君、或者吳心,切勿拘謹。要是因為人生地不熟,覺得不習慣,也可以出府邸、前去潘夫人夫婦住處走動,我叫吳心給王后安排一輛馬車。”

潘淑輕嘆道:“在魏國遇到的人、幸好是秦將軍,

我對將軍感激之情發乎肺腑。”

她說罷朝秦亮俯身頓首,一隻手竟然提前按到了衣領上,禮儀顯得有點奇怪。

秦亮想提醒她,府上不缺絲織品,可以自己動手縫製兩件合身的裡襯。不過他隨即感覺、說出來不太好,便未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