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各有志向(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皇室對費家不錯,不時會賞賜禮物。然而皇帝賞賜的東西、也不太值錢,因為皇帝劉禪自己也過得不怎麼樣,動不動就有大臣勸誡。
譙周送上了太子的禮物,一些漂亮的蜀錦,便與費承客氣寒暄了起來。
婚約之事、譙周不好談,此事還得宮中的人奉陛下之意,前來商議。譙周雖然在朝廷做官,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太子府的人,他來談婚事並不恰當。
於是譙周提及了近期朝廷之事,“姜伯約上書,又要北伐,欲奪回不久前被佔據的葭萌關、毀掉北面曹軍的營壘糧倉,君侯是何主張?”
費承先是嘆了一聲:“漢中陷落、益州門戶喪失,果然是隨時面臨威脅的局面。”
費家人對姜維沒有好感,費承開口便責怪姜維,實屬正常。
譙周深以為然,立刻點頭附和。
費承卻又說道:“如此境地,漢軍暫且只能防守。然防禦不必只守關隘,先發制人、破壞曹軍籌備,亦是必要之舉。”
譙周立刻問道:“君侯支援姜伯約的主張?
”
費承道:“我只贊成進攻葭萌關、以及劍閣北部的曹軍糧倉營壘。”
譙周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即將做太子妃的費氏,然後才不動聲色地說道:“姜伯約喪失漢中之後、仍舊主張北伐,許多益州人對此已生怨言。”
費承想了想道:“此番北伐不同以往、是為保有大漢社稷,益州人應該支援。”
譙周沉默片刻,只得忍不住說了一句,“當年,費將軍也反對姜伯約北伐。”
……譙周沒留多久就告辭了,長兄費承與費氏一起,送他到大門方止。
兄妹倆回到前廳,長兄主動對費氏說道:“當年阿父反對姜伯約,只是認為時機不到,應該先積攢實力,保境安民,然後等待天下有變。但如今的形勢危急、不可同日而語,若阿父在世,也會如此主張。”
費氏忙問道:“曹魏大將軍秦亮真的要打過來了?”
長兄道:“從劍閣北面的跡象看,曹軍正在囤積軍需、準備進攻,至於是否大舉進攻漢國,還不能確定。”
費氏又道:“剛才皇太子的親信官員,也認為漢軍抵擋不住曹魏?”
她說罷心裡更亂,忽然想起了曹魏大將軍秦仲明的言論,什麼遲早都會搶走她,不必侍奉二夫!
“那個譙允南……”費承的眼睛裡露出了複雜的神色,終於沒有繼續評論太子的人,他隨即又道,“萬一漢軍擋不住曹魏,益州人仍該表現出氣節、抵抗的決心!”
他皺
眉想了一會,接著說道,“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曹魏佔據益州之後,與一些本地奸佞勾結,無度欺壓盤剝益州百姓。奸佞回頭便可以去洛陽做官,為了得到了好處、只怕完全不顧益州百姓死活;但洛陽必會估量,益州人是否有反抗的鬥志。”
費氏心道:難道太子身邊的人,竟然是奸佞?不過長兄沒明說,或許不是那個意思。
她咬著貝齒,點頭道:“長兄說得對,我等益州人不能讓人小看!”
長兄費承卻脫口道:“費家是荊州人士,妹連此事都忘了?”
費氏這才回過神,父親確實是從荊州來的。不過她出生就在成都,而且親人埋在了益州,應該也算益州人。
長兄又道:“但鄉老敬重愛戴阿父,投之以李,費家也該報之以桃。我忠心於漢室,如若大事不濟、亦不忍見益州百姓受罪。”
父親去世了,費氏自然認為長兄的主張有理。不過她的心裡想得更復雜,不侷限於國家大事,還有自己的氣節。
秦仲明的那句話,像是一根刺埋在費氏的心裡,似乎已經生根了。如果漢國真的被攻滅了,她不是正被說中了、非要侍奉二夫?
費氏想到這裡,頓時心中莫名地十分生氣!
同時她也很困惑,婦人是否像鬚眉丈夫一樣、應該為漢室殉節?婦人並沒有做官食祿,費家卻受了漢室的恩惠。另外秦亮這麼快就要繼續進攻漢國,難道其中真的有費
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