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漸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面戰場循著一道山脊展開,在往西推移。
魏軍後續的人馬,陸續沿著山脊往前增援。將士們在去路上,遇到了一些回撤的人、隊伍凌散,許多人丟失了兵器,攙扶或抬著受傷計程車卒。
路上到處都是傾覆的荒草,細長的草葉子上、明顯能看見沾著可怖的血跡!血腥味、和著隱約的硝煙味在空氣中瀰漫,還夾雜著新鮮排洩物的臭味。
前方的嘈雜聲已清晰可聞!無數人的呼喊、慘叫、怒吼都混在了一起,也許人們在大聲竭力嘶吼,但在遠處聽來,只剩下譁然的喧囂。
西邊再次閃爍起了一片火光,接著「噼噼啪啪……」的聲音響起了。那聲音確實有迴音,彷彿是餘音繚繞,持續了片刻才落地。頃刻之間,喊殺聲、吼叫聲驟然變大了幾分,雙方再次拼殺起來!
蜀漢軍似乎已找到了與魏軍步兵對陣的法子,便是在魏軍銅銃點藥之前、先行衝鋒!至少不用在第一波交鋒時,立刻讓整個陣列、處於氣勢上的被動。
就在這時,一面羽毛旗在北坡上飄揚。大將軍秦亮騎馬趕到了靠近前線的地方,找到了中壘營左校熊壽的旗幟。
熊壽立刻下馬揖見。秦亮在嘈雜聲中拱了一下手,也翻身下馬,遙指西邊徑直道:「再推過去,便是上坡了。」
幾個將領循著秦亮指的方向,轉頭看了一眼。
戰場所在的山脊臺地,彷彿是一道山樑。從山樑過去,對面便是一座幾乎橫擺的山脊,組成一個向左橫臥的「丁」字。
魏軍前鋒攻擊到對面的山脊,與中間的山樑地形落差不大;但兩翼山坡上陣列、就變成了仰攻橫擺的山脊!
秦亮的聲音不大,但目光明亮、眼神銳利,他冷靜地說道:「蜀軍戰鬥意志頗強,戰場正面寬度不足,我軍現在幾無騎兵,破陣無法一蹴而就。步兵對步兵,想直接擊潰對方大陣、兩邊都不太可能辦到。」
熊壽道:「大將軍所言甚是!」
秦亮點頭道:「一旦兩翼山坡上的陣列,開始仰攻對面的山脊,我軍的體力與兵力、都會消耗得更快。所以不能太心急!兩翼不要進攻了,正面可以適時往後撤,讓蜀軍到山樑上來、相互對攻。」
熊壽抱拳拜道:「僕明白了,謹遵大將軍將令!」
「甚好。」秦亮還禮,重新翻身上馬,帶著隨從向營壘駐地的臺地返回。
秦亮騎馬回來,見許多坐在地上的將士都起身見禮,他便做著手勢道:「不用多禮。」當即又派人去把鄧艾、王彧等將領叫來。
幾個將領聚集在山邊,秦亮也沒有多餘的話,當即說道:「地形所限,此地東西戰場打得太慢了。我們要開闢新的戰場!」
他面向北側,遙指前方道:「卿等率軍從那邊下臺地,從「前柏灣」繞上斜對面的山脊,立住陣腳、再循著山脊往西進攻。」
前柏灣,便是緊靠中軍營壘臺地北側的大山溝,山溝往東北方向延伸。因為山溝裡發現了柏樹,所以臨時取名「前柏灣」。至於後柏灣,則是對面那道山脊的北側、後面的山溝。
鄧艾揖拜道:「僕、僕遵令!」王彧等將也紛紛奉命。
秦亮道:「卿等調動到對面山脊後,蜀軍不可能無視、只縮在西邊的臺地上防守,因為劍閣關就在西北方向!北側戰場開闢之後,可能比這邊消耗得更快;我會派人佔領前柏灣北端的谷口,臨機策應或增援爾等。」
他稍作停頓,又回顧左右道:「北面戰場,臨陣決策,以雍州刺史鄧將軍為主。」
眾將拜道:「喏!」
沒一會,漢中軍、倵衛營左校軍諸部便開始出發了,諸軍從臺地東北邊的山脊拔營、循著寬闊的山坡下去,前方的隊伍很快走到了
前柏灣中。眾軍接著又沿著對面大山的南坡上去,逐漸佔領那山脊東側。
果不出所料,隱約可見蜀軍的人影、也正沿著前柏灣北山的山脊在展開,以應對新的戰場!不過營壘在東邊,前去的距離遠得多,北面戰鬥一時還無法開始。
蜀軍也不可能提前派兵、去佔領橫貫七八里的前柏灣山脊,他們沒那麼多兵力。何況北側戰場若無法形成,魏軍還能開闢南面戰場!雙方各數萬兵力、差距不太大,還至於在這樣的大山之間圍困住對方。
相比平原戰場,山地戰場的地形起伏很大,戰陣有點擺不開。但似乎也有個好處,只要不是被大山阻隔的地方,將帥站在高地上、能夠肉眼觀察到的地方更遠。
……戰鬥持續了半天,直到傍晚時分,雙方開始脫離接觸、然後收兵。
各處營壘中,生火造飯的、運送傷兵的都在忙碌,到處是叫喚與砷吟的聲音,嘈雜聲彷彿不減白天。戰鬥消停之後,軍營中並未恢復寧靜。
一場大戰下來,兩軍都沒有崩潰,根本沒分出勝負,雙方就是沿著山脊高地對耗!
戰場寬度、決定了戰火的燃燒速度,什麼迂迴側擊都沒用!離開了山脊的進攻,等到步兵負重幾十斤的鎧甲兵器、爬上長長的山坡,體力也消耗得差不多,立刻就要戰鬥、不可能還有餘力擊破對方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