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擔責(第2/2頁)
章節報錯
姜維側目道:“來不及了!但若劍閣關被攻破,一半涪縣駐軍還去守江油關等地、有什麼用?”
眾人紛紛點頭。
姜維握緊拳頭,又道:“在成都時,我便說不能這麼分兵,非不聽!若是涪縣駐軍五萬多人,此刻全到了劍閣,我軍何至於如此窘迫?”
剛才張翼勸姜維不要說氣話,倒是沒有說錯。姜維心裡是有氣的,此刻終於說出來了。
見眾人默然,司馬師不惜說道:“主要是那譙周,在殿上胡說!”
姜維的氣應不止於此,還有他想北伐、先收復葭萌關的主張被拖延,估計心裡也極為不滿!
但是司馬師真想說句心裡話,漢國朝廷對待大臣、確實算是仁義非常了。丟失漢中三郡那麼大的責任,姜維還有不少政敵;司馬師當初都以為姜維死罪難逃、會被一群人推上去承擔罪責,司馬師自己也在想跑東吳的事!然漢國朝廷竟未殺他,如今還能繼續掌兵?這在魏國,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除非那人是權臣、把皇帝的脖子都掐住了的那種人,那麼凊算只能是先政変。
姜維終於嘆了一口氣,不再多言,轉身走到上位,在放印綬的几案後面跪坐,展開了一卷地圖。
廖化上前一步,大概正要拜別、去準備行程。
就在這時,門口進來個武將,上前抱拳道:“報!沙水南面八里的山谷,又發現了大量賊軍,不下萬人之眾!”
諸將頓時一陣小聲議論。
姜維道:“知道了。”
報信的武將剛走,門外又傳來了一聲喊叫:“報!”來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聲音更急。
“大事不好了!”來的將領進來先說了一句,然後才揖拜彎腰。
姜維皺眉道:“何事驚慌?”
來人道:“賊軍大股人馬沿著沙水而來,直奔東三營!擂鼓聲此起彼伏,山坡上到處都是旌旗,不見其尾,我軍斥候一時竟不知賊軍來了多少人。”
這時眾將一片譁然,紛紛說道,“來得真快!”“尋常人馬,要在山間整頓聚集,不得兩三天時間?”
按照最新的軍情,曹軍有南北兩處大本營,沙水所在的山溝、便是曹軍的北路。
而漢軍東三營,是指駐紮在劍閣關東北方向的三處營壘,總兵力有好幾千人,佔據險要之地;為的是防備北面的敵軍、走小路繞過劍閣防線,來到劍閣關的東側!
先前罵罵咧咧的姜維,此時反倒冷靜異樣,跪坐在上位一言不發。
將軍閻宇立刻說道:“賊前軍是想從腹背攻擊我東三營,與劍閣關北側的陳泰軍一起,前後夾擊!如此一來,賊軍便能得到陳泰軍的增援,並獲得了北去退路!”
還沒走的廖化也急道:“我們來時,涪縣援軍已到南坡谷地南端,但已就地紮營。姜將軍可將主力北調,前往東三營增援。”
姜維忽然開口道:“諸位是否想過,賊軍是在佯攻?”
尚書僕射董厥有點不放心地觀察著姜維,說道:“若非佯攻、我軍亦未及時增援,會將何如?”
姜維道:“董公別急,若是賊軍真的打來了,一時半會也無大礙。”
姜維必定對劍閣關周圍的地形很瞭解,不過他還是指著地圖道,“東三營駐守的地方,山高林密,且修有工事。北面陳泰軍走小路繞行過來,單是行軍便屬不易,而想攻破營壘、更非一時之功。”
他稍作停頓道,“賊前軍沙水部從南面夾擊,同樣處境、越往北走,道路越崎嶇。此時,我軍主力若再從劍閣關南坡、向東出擊,那麼曹魏前軍沙水部、只能先與我主力遭遇大戰。”
張翼問道:“如若賊前軍是佯攻,那主攻方向可能在何處?”
姜維用手指在地圖上一指,“皇柏大道、南坡大谷南端的東側這一帶!”
司馬師看著圖面,想了想贊同道:“姜將軍言之有理。因賊軍在西漢水岸,分南北兩路,南路便也有可能是主力。”
閻宇仍舊沉吟道:“這不合常理阿!”
司馬師脫口道:“不合常理的事,才最有可能是秦亮所為。若是曹軍攻南路,那秦亮必已親往前軍。”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