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險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亮沒有馬上離開,仍然駐馬原地,回顧左右道:“當此之時,還得立刻派兵走左儋道、陰平道進攻。”
一時間諸大將竟無人請命,連隨行的鄧艾也不吭聲!秦亮不禁專門看了他一眼。
鄧艾還是原來那個鄧艾。雖然自司馬懿完蛋之後,鄧艾的境遇就發生了大變,但人沒有變;後來在冀州打毌丘儉、偷襲毌丘儉退路,在狄道襲擊姜維糧道,眼光都挺刁鑽。
況且此時魏軍已佔領興安亭、葭萌關、劍閣亭等地,走陰平道和左儋道都不用從陰平城出發了,便繞開了陰平小道最險的路段、即摩天嶺。
現在魏軍要去江油關、左儋道的路要稍微好走一些,至少比鄧艾走隴右長途跋涉、偷襲江油關要好走得多。
但是鄧艾似乎不願意去。看來鄧艾對形勢是有判斷的,他大概並不認為、蜀國到了摧枯拉朽的地步;而魏軍去年便曾去過江油關,如今又陳重兵於邊境,大概也起不到偷襲的效果。
另外鄧艾應該已經察覺到秦亮的方略了,清楚陰平道那邊、並非主要攻擊方向,所以沒有搶功的價值。
秦亮也不想勉強,遂對陳泰道:“那陳都督便遣兩員大將,即刻分兵去陰平道、左儋道。陳都督全權主持西面戰事,亦可及時調整部署、策應諸將。”
陳泰痛快地答應了下來。他作為雍涼都督,此役率領的關中軍、隴右軍數萬南下,兵力是充足的。
安排好西面的布兵,秦亮不再打算、在此多作逗留。座下的母棕馬也有點不耐煩了,在原地刨動前蹄。
棕馬晃來晃去,但秦亮的目光還注視著陳泰的臉。陳泰在馬背上微微身體前傾,表現出不易察覺的恭敬姿態。
秦亮遂不動聲色道:“戰役要看全域性,每一個地方都十分重要。好在陳都督一向顧全大局、深明大義,故我重之。”
陳泰拱手道:“僕不敢當。”
秦亮沒有理會不重要的話術,先是沉默了片刻。
當年陳家與司馬家的人有不少來往,不過陳泰的好友、傅嘏完全投靠秦亮之後,陳泰的立場亦已明確。尤其是王凌去世那次,關鍵時刻陳泰的表現還算可靠。
這時秦亮便道:“我們先回中軍,陳都督可隨時派人知會軍情。”
陳泰抱拳道:“僕定不敢疏忽,而有負大將軍交予重任!”他說罷便要翻身下馬。秦亮正在陳泰旁邊,伸手按住他的臂膀道,“免禮了,就此暫別罷,後會有期。”
陳泰在馬背上揖道:“恭送大將軍。”
秦亮也作揖還禮。大夥紛紛與陳泰等大將道別,然後沿著山丘間的谷地返程。
一眾人照來時的路,過劍閣亭往東走。此時正值驕陽當空,好在這段路也屬於金牛道古道,大路邊種著樹木、勉強能遮陰避暑。
及至葭萌關附近,牛頭山北麓的開闊地上那些軍營,便是文欽的涼州軍了、大部分是騎兵。而鄧艾的直屬人馬,則在西漢水的東岸。
秦亮早先已搞清楚、各部人馬都在何處,此時便沒有去軍營巡視。大夥一路上很少停留,徑直回興安亭中軍駐地去了。鄧艾、文欽等人在半路道別,各自返回了軍營。
此時剛進入五月不久,秦亮估計再過十天、洛陽中軍的各部人馬也不見得能到齊,還得看天氣。
秦亮這麼推測,不料第二天一早起來、便發現空中下起了小雨!
米倉山南部地區的氣候,夏季四五月間很少有暴雨,根據大夥近兩年的經驗、暴雨多出現在夏秋之間。不過小雨也會影響軍隊通行,看這情況,十日之內、洛陽中軍確實沒法全部抵達。
到了中午,城門校尉王濬卻是冒雨前來拜見了。秦亮到葭萌縣境內已三天,這才第一次見到王濬。因為今日下雨、暫且沒有緊迫的事,兩人便一起吃午飯,談論了許久。
魏朝有些特別的規矩。像王濬做大將軍屬官的時間、實際上比較短,但只要接受過徵辟,他的態度就比別的官員要親熱。言行神態之間,都能讓人感覺出來。
不過王濬屬於寒門出身,祖上是有人做過高官、他自己也讓名士徐邈選為了女婿,但王濬那個弘農王家、如今確實不太行了。王濬終於在秦亮這裡翻身,關係自是不一樣。他的親近感,大概也有這個原因。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