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猶自尋思,成大事的路徑、還是透過戰爭比較好。一來他發現自己還挺擅長,並且可以寄希望於改進技術、進一步增加優勢,這也是他時常去金墉城作坊的原因。十來年時間、他便坐到了大將軍的位置上,不正是靠戰場奇功?

二來以巨大的功績上位,便能減少透過內閗造成的副作用!這也算揚長避短。實際上對外戰爭的武力宣揚、也能嚇阻內部心懷不滿的人,因為國內反抗者、也得掂量在戰場上能不能贏。

對外用兵一直都是開啟局面的思路之一,當初曹爽伐蜀的考慮也是如此。只因曹爽、以及夏侯玄等當羽,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太糟糕了。曹真是很能打,兒子曹爽其實僅會文鬥。

不過戰爭是高風險的行動,要以這種方式實現目的、人們一向比較謹慎。而且國內一定不能亂,否則必定影響前線,漢中之戰的意外、至今還讓秦亮心有餘悸!

次日一早,令君與玄姬都還在夢鄉,秦亮又早早地起來了。他依舊先去殿中,翻看夏侯玄典選舉以來、任免的官吏情況。

有時候秦亮很懶散,但最近在洛陽待著

、心情反倒有點緊張,諸事也比較忙碌。近期孫禮、王經、文欽等人都將回洛陽了,秦亮便要在大將軍府設宴,又得耽擱幾天。

冀州的孫禮距離最近,好像就是這兩天抵達洛陽。但秦亮也不用急,孫禮回來做太尉,有的是機會見面。

尚書省庭院裡的官員、上午有自己的日常事務,秦亮也沒在庭院裡影響他們,便呆在北邊的閤門。

閤門門樓兩側有署房,他正在署房裡翻閱文書,需要什麼東西,則叫人就近去尚書省取用。

日上三竿之時,宦官張歡忽然來到了署房,見禮閒談了幾句,原來是郭太后到了閤門。但她沒有召見秦亮。

秦亮繼續琢磨文書中的名單,過了一會忽然醒悟,郭太后這麼晚才到尚書省這邊來,或因聽說他到了尚書省、才專門過來?

況且中書省、侍中省都在閱門那邊,郭太后處理朝政、不用經常到殿中東部來的。

他便從筵席上起身,在原地踱了幾步。昨日安慰過令君玄姬的心情,好在此時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情也還不錯。年輕就是更容易調節情緒,畢竟秦亮實歲還不到二十八。

秦亮想了想,對門口的吳心道:“卿去見皇太后殿下一面,便說我欲請見,將從閣樓北邊過去。”

吳心的眼睛裡露出些許不解,但她不愛多言,遲疑片刻便拱手道:“喏。

秦亮又叫住她:“一會卿回到這裡,若見有人拜訪,便說我去更衣了,叫他遲些來。”

吳心應聲出門而去。她只要穿過門樓區域,天井中那座閣樓、便是郭太后習慣逗留的地方。

秦亮幾年前便錄尚書事,不時會來此過問政務,早就把這處閤門的地形建築摸清了。

他等了許久,即從門樓西邊過去,走到了廊蕪後面。廊蕪裡側是一道土牆,後面是一道雙坡簷頂的宮牆;秦亮便從狹窄的夾道里往北走,沒一會到了一處豁口。他提起長袍、跨過欄杆,立刻到了閣樓北側。

果然閣樓後面沒有見到侍從,他快步走到閣樓北邊的門口,推門走了進去,反手閂上房門。

繞過右側的屏風,秦亮便見到了郭太后,她聽到聲音、正轉身往屏風後面看。郭太后回過頭來,美目中神色又驚又喜,輕聲問道:“仲明從哪裡過來的?”

秦亮如實道:“宮牆旁邊那道廊蕪牆壁,正好擋住了天井中的視線。”

這時通往前屋的房門,忽然被緩緩推開了!不過站在門外的人是甄夫人,讓秦亮稍稍鬆了口氣。

其實即便被郭太后身邊的近侍發現了,問題也不大。不過如今連近侍都不知情,兩人的關係自是更加慎密。

甄夫人愣了一下,微微屈膝道:“妾見過大將軍……庭院裡有不少宦官宮女呢。”

郭太后也有點緊張道:“我與大將軍只是密議要事。”

甄夫人看了一

眼三面屏風圍住的坐榻,走進來拉上了一道垂簾,又把房門關上了。

秦亮忽然想起、郭家別院的那副坐榻,便垂足坐到旁邊,掀開筵席看。郭太后的臉頰一紅,目光閃爍地小聲道:“儘量別出聲,剛才甄夫人在外屋,一下子就聽到我們的說話聲了。”秦亮耳語道:“那我們、說話慢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