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須水在東興堤這一段,幾乎是南北流向。東興堤整體有個斜度,在地圖上就像筆畫捺。

吳軍以多道鐵鏈鎖河,鐵鏈一頭在東興堤的西端,另一頭則在東岸、即濡須水與沼澤大塘之間的一段狹窄陸地。

“咔嚓咔……”隨著巨大的噪音之後,越來越多的大竹筏順流飄來,在濡須水面上浮動,席捲走了河中的鐵錐。接著又有一些簡陋的大木船飄來,木船長達數十步,最前面的一艘木船、很快就被鐵鏈卡住了。

這些大竹筏與木船看起來簡陋,但魏軍中必定有會造船的人才,至少趕工造出來的東西很堅固、完全沒有檞體的跡象。

就在這時,忽然一隻火把被扔到了木船上,幾乎是“哄”地一聲,上面立刻燃起了大火!

東興堤上的吳兵這才看清,原來那隻簡陋的大船上,放置了一大捆柴禾!目測柴禾捆成的柱子、起碼一二十人才能圍住,上面還澆上了桐油,所以一點就著,頃刻間便是黑煙滾滾!

????????????????木船卡在鐵鏈上動彈不得,柴禾火焰對著鐵鏈燒。火勢沖天,在東興堤上的吳兵也感覺到了熱度。一時間大夥拿那些木船竹筏一點辦法也沒有。

初時鐵鏈只是被柴火漸漸燒紅,但等一部分柴禾燒成了木炭之後,鐵鏈立刻就有了熔斷的跡象!

果不出料,只聽得“嘩啦”一聲,沉重的鐵鏈被自身的重量拉斷,沉入了河底。滾燙的鐵連結觸到河水,馬上發出“炔……”的一聲,消失在了河面之上。

裝載了柴禾的竹筏木船、都陸續被鐵鏈卡住了,並燃起了大火。一排熊熊的火焰燒得、彷彿整個河面都變紅了,周圍亮如白晝。

東興堤的東北方向、有一片寬闊的沼澤大塘,緊靠著濡須水東岸。

這時魏軍已經到了大塘北側,正與南側的一些吳軍隔水大罵。加上東興堤上的吳兵也離得不遠,一時間這片地方上、簡直是人聲鼎沸!

沒一會,成群的油船、輕船划動著順流而下,進入了火光照射的範圍,航行得飛快。

古籍注曰:油船,蓋以牛皮為之,外施油以扞水。

這是魏軍常用的載人船隻,好處是在陸地上、用一隻獨輪車就能推著走。當年曹仁調兵到大江南岸去作戰,就是用的這種船,當然最後被吳國水軍封鎖回不去、幾乎全軍覆沒。

那些除了稻草人、什麼都沒佈置的大竹筏,已將河底的鐵錐破壞殆盡。沒有散架的大竹筏飄到了東興堤旁邊、被堤壩擋住了。

“噼裡啪啦……”東興堤上的吳軍不斷放箭,牛皮船進入射程後自然躲不過去!但熟牛皮很堅固,常常連箭矢都射不穿、會被彈開,但也有被射穿的地方開始漏水了。

魏軍士卒拿著刀盾,紛紛跳上了百步寬的竹筏,在大竹筏上稍作聚集,便大喊著“殺殺”,朝東興堤上攻來。

堤壩的位置高一些,吳兵還是佔便宜的,長矛手居高臨下,對著爬上來的魏兵便是一通亂矛捅莿。“哐!”衝在最前面的魏兵用木盾擋住了長矛,但木盾不能遮住全身,另一杆長矛刺中了魏兵的肩甲,“鐺”地一聲金屬的撞擊聲,那魏兵被掀退了下去。

立刻又有一個魏兵鼓足氣、猛衝上來,“叮哐”兩聲之後,那魏兵又被掀翻下去。他剛才已經衝近了,從土坡上滑落時,揮舞環首刀橫劈了一刀,正好砍中一個吳兵的小腿,只聽得“啊”地一聲大聲痛叫。

那大竹筏上的稻草人上揷的兵器,有一些是真矛。魏軍找到完好的長矛,爬到堤壩土坡上,與上面的吳兵互捅。

竹筏上有個魏軍武將,揮著環首刀大喊道:“後退者斬!死了有撫卹,有地、有牛!”

“衝阿!”魏兵們怒吼大叫,蜂擁朝堤壩上爬了上去。

魏軍將士一鼓作氣,許多人都衝上了堤壩,兩軍刀槍揮舞,反射著火光閃爍,一陣混戰!人們衝殺的時候,都在大喊大叫,彷彿如此可以減輕心中的恐懼。東興堤東段上的喧囂聲,簡直震天動地,彷彿有千軍萬馬。

一個魏兵不知被誰踢了一腳,踉蹌著撲向前面的吳兵。若非盾牌擋了一下,魏兵差點沒直接撞到吳兵的刀口上。兩人撲了個滿懷,一起摔倒在地,因為都站在堤壩邊上、兩人便一起朝南邊滾落下去。

“噗通”兩聲,二人都掉進了水裡。幸得這堤壩並不像城牆那樣陡峭,而是底部寬、上部較窄,他們剛入水時都是淺水。否則會游泳也沒用,因為身上都穿著鐵甲。

吳兵手腳並用,急忙往上面爬去,這時他發現魏兵竟也在旁邊,心下頓時大怒。手裡的兵器不知道扔到哪裡去了,吳兵便揮起拳頭揍了過去!“哐當”地一聲,一拳打在了盆領上,疼得大叫的人、反而是吳兵。

這時東天已經泛白,但東興堤把水上的大火遮住了,堤壩後面還是一片黯淡、視線不清。疼痛大概讓吳兵冷靜了下來,他趕緊往敵兵的反方向摸走了。

堵在堤壩上的大竹筏,變成了魏軍的跳板,越來越多的魏兵划著小船,持續攻上堤壩。眼看大堤就要失守了!東關關城離得最近,從東關趕來的援兵正在路上,已經靠近東興堤。